阿官 著
我四十歲時的一段不平凡經歷成了翻轉人生的奇妙過程。那時我與外子在教會熱心服事,我們有三個兒子,婚姻美滿,事業也如日中天。
外子是個堅守華人傳統的人,當時他認為自己父母親已經年邁,理應盡量安排他們住到我們家,由兒子媳婦來盡孝,便把原來與女兒女婿一起久居加拿大的公婆接到美國來探親。由於身份問題,他們在美、加兩地輪流居住,如此往返看望兩邊的兒孫也頗不寂寞。
天有不測風雲
沒想到公公在一次居留美國時中風了!那天夜裡我經過老人家房間時,看到他已趴倒在地毯上,便慌忙把外子叫了起來。待把公公扶到床上,發現他已無法言語,手腳也不聽使喚了。這大半夜的,應該送急診吧?老人家卻一再搖頭,堅絕不去,大約是擔心龐大的醫療費用造成我們的負擔。外子好不容易讓他平靜下來,便商量定了一早去看家庭醫生。後來經過看診,家庭醫生也是說應該趕緊送醫院治療,公公仍然一再拒絕,堅持在家休養。後來才了解到老人家認定醫院就是個不吉利的地方,一旦進去了,怕只能橫著出來,所以說什麼也不肯踏進醫院。從此就開始了我這段落到幽暗谷底的艱辛歷程。
公公當時半身不遂,行動、說話都有困難,加上失禁又不肯穿紙尿褲或用尿盆,我也沒有照顧中風病人的經驗,一切靠自己摸索、土法煉鋼地來應付,可以想像得到剛開始是如何地忙亂不堪了。老人家的生活作息和照護佔去了我每天大半的時間精力,那時婆婆幫忙打理廚房,外子下了班也馬上接手照顧陪伴病人,讓我可以分身出去採買及接送孩子、督促功課等。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兩年,我漸漸感到枯竭。除了身體疲累、精神緊繃之外,也因離開教會生活而更感孤立。
眼看著我快撐不下去了,外子後來決定在公公病情較穩定的情況下,把他護送回到加拿大療養,讓他享受那裡方便的公醫制度及完善的復健療程。至此,我才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痛定思痛
什麼原因使一個原本安樂的家庭落入劫難?當然,長輩的老病在所難免,小輩來照護也是理所當然,但是一定要付上這樣大的代價嗎?有沒有比較合理的做法呢?我開始思考起來。
外子明明是理財專業,精於風險控管,卻忽視了在缺乏完善的醫療保險的情況下,一意把老人家接來美國盡孝,使得公公生病時躊躇不肯入院,是否愛之適足以害之?公公曾經留學美國、德國,在當代是頂尖的知識份子,為何仍受制於傳統迷信,情願錯過重病搶救的生機,並且承受長久殘障的後遺症也丌自不肯接受醫院診治?我也不遑多讓—為了一心做好傳統媳婦的角色,我脫離了正常的生活軌道,讓自己落入枯竭的地步!
華人傳統文化是五千年來生活智慧與道德的結晶,不但源遠流長並且深入人心。但為什麼外子和我遵循傳統文化來實行孝道,結果會走不通?而我也很難從這文化中找到對像我在媳婦的角色上有任何的支持。想到二十四孝中「恣蚊飽血」、「臥冰求鯉」等流傳委實令人不寒而慄,小輩在盡孝的過程中竟然連生命安全都要賠上!在現今注重人道的時代,我在這二種互相衝突的巨流中感到迷惘,並且在心力交瘁後還理不出到底哪裡出錯而陷入憂鬱了。
荒漠甘泉
接觸Focus on the Family,是那時翻轉我人生的關鍵。這個機構所秉持的中心思想深深打動我也徹底地醫治了我。「人人生來就有上帝所賦予崇高的尊嚴與價值,無論性別、年齡、種族等都該得到同等尊重。」,這真如我的救命甘泉啊!想到照顧病人時,沒有人(包括我自己)想到我也像其他人一樣需要足夠的休息、休閒及社交時間,不然身心都會出現失衡的現象。那時肩上承擔的都是家人的需求,結果照護的結果並不如理想,就是這種失去成就感及存在感的情緒讓我深覺自己實在很沒價值,簡直就該消失在空氣中才是啊!
原來我的價值早已由上帝賦予了,無論別人甚或自己是否查覺!這個福音隨即進入我內心深處,把負面的情緒一掃而空,起而代之的是新生的眼光及力量。是的!我該盡責照顧家人,但同時也該盡心照顧自己,因為我與他們同等重要啊!沒有任何人該被忽略,家人無論長輩、兒輩、孫輩個個都要照顧好,這樣才是真幸福啊!
事後諸葛亮
我若早有這種眼光,遇事就該規劃好。公公雖然不喜用外人來貼身照護他,我可是用得著一個好幫手料理家務,舉凡作飯、打掃、洗衣、採買、接送等,讓我可以安心照顧病人及小孩,當他們休息時我也可以休息。公公病情較起色時,只要家中有大人照看,我還是可以抽空參加聚會,不至與好友隔離。我若負起責任來照顧自己,又怎會落得一蹶不振呢?
我從裡到外都不再一樣了,我用全新的眼光來看自己以及四周的人,對自己的起居及休閒十分重視,也給自己高度的信心及深刻的期許。對家人存著格外的敬意來照顧他們,對朋友更多的尊重與體諒,因為我可以從每個人身上看到他們背後都有上帝的認證,不容任何人輕忽他們的價值。
我也從這福音的角度來審視那兩年發生的事情,理解到當時並非有任何人對我有惡意或者故意要苦待我。老人家是通情達理、慈祥和靄的好長輩,外子也是體貼顧家的好丈夫,只是一場大病把我們都捲進了風暴,而一家人慌亂中不自覺的反應都是出於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本來就是無可厚非。感恩的是聖經的文化及時臨到我,把我下垂的手、發酸的腿挺起來,讓我如鷹展翅上騰,人生得以大翻轉。我何等有福!
(本文發佈於《愛家》雜誌 2020 Spring,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