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官 著
難得媳婦們回來與我歡聚,婆媳三人正「茶」酣耳熱,暢所欲言時,我突然嘆了口氣,把心底的話也掏了出來:「其實我還有一個願望,希望能實現。如果上帝允許,我希望能服侍把拔到他老去。」,我看著她們:「我不忍心丟下妳們,讓妳們來做這些辛苦的事。」。想到外子凡事要求細節的習性,她們趕緊來摟著我的脖子:「媽!您一定要長命百歲!」。
生死之事半點不由人,以照顧丈夫的終老為我晚年的願望,看來不切實際;但對照一般男女壽命的統計,女性會比男性活得久,我其實有很大的機會可以照顧他。
捨我其誰
想到將來外子和我年老體衰的情景,也想到小輩們全力為他們的家庭事業奔波,忙碌不已,實在不忍心再加添他們的負擔。何況誰能熟知外子飲食習慣是傳統的養生加上現代的新知,何時傳統何時現代?何時多少百分比的傳統?多少百分比的現代?過去大半輩子生活的點滴在他心裡留下的甘苦回憶,此時翻滾湧出的是那一樁?誰知道他究竟什麼時候想交談,或清靜?什麼事情說得?什麼事情聽得?誰能看著他的眼神,就能讀懂他心裡的感觸?在他老病時,除了生活上細節的照料,可能更需要的是心裡的依靠及知心的陪伴,我相信我是這個偉大任務的第一人選!
未來我面臨的將會是何等的挑戰呢?從人生的高峰退下,歸於平淡,他能否調適得好?久病的煩躁挫折,急病的驚心動魄,他會是怎樣的光景?面對終有離世的一天,他將如何自處?
未雨綢繆,我目前可以進行的規劃是:
一、照顧好我們的身體
外子的身體越健康,毛病越少,顯然我的擔子就越輕省。我倆都接近了退休的年紀,感謝上帝!我們的身體都算硬朗,特別是外子注重養生,飲食節制,生活又規律,活力真不輸年輕人。比較起來,我就懶散得多,動不動還腰酸背痛一番。想想我這個立志將來要照顧人的,體能怎能比被照顧的還差呢!趁著時候未到,還是急起直追,加強健身,積極鍛練體力,以備日後之需。
二、豐富我們的生活內容
除了注重身體健康,老年生活能維持身心健康的休閒活動也是不可或缺的,如:多參加社交生活,增加與人互動,學習新事物,參加旅遊,做義工等。這一階段是人生的黃金年華,不需再朝九晚五,兒女也都已成人,手上空出了大把時間,體力上還能到處活動,若是年輕時有未圓的夢,這時是圓夢的最佳時機。在進行圓夢的過程中,就已然享受到滿足的滋味,會感到此生無憾了。
三、整理好心靈內在
夫妻相處將近半個世紀,二人中間累積起來的是什麼呢?若是深藏在心裡有什麼過不去的陰影,在長時間近距離的相處中常會一觸即發,也埋下了老年婚姻不幸的隱憂。到時新愁加上舊恨,只怕療傷都來不及,更遑論老病的扶持!要避免陷入這種困境,重整心靈內在實在不容忽視。
人生到了這個階段,是該分得清楚理想和現實的分野了。以前對於婚姻的憧憬及對伴侶的期望委實需要再重新評估一番,不實及過高的期望為雙方都帶來莫大的壓力。其次,對於已經努力過、盡力過的事項,即使結果不如理想,也要把自己從其中釋放出來,讓心靈得到自由。除了道德法律的界限,其他的灰色地帶儘可以灰色處理,放寬心來看待,給予對方更大的包容及接納。畢竟,婚姻不能單靠一方的努力,對方一定也照他的地步,盡上他的心力了吧!這樣一想,自然海闊天空,日子就好過多了。把有限的精力用在經營夕陽美景,再造璀燦人生吧!夫妻「逗」到老總比「鬥」到老好呢!
過去我曾照顧老一輩、兒輩、孫輩,未來要照顧老伴時,應該可以把所有經驗都派上用場。問題是:我自己也老了。光靠自己一個人,要照顧自己及老伴,也許力不能逮,到時還是需要爭取家人的配合及醫療體系及人員的支援。現在的階段,聯繫家人感情,建立美好的關係及互動並學習醫療新知,熟悉各種輔助機構及器材的資訊,應是我要加強的項目。
信實又慈愛的上帝已引領我們走過大半個人生,至今夫妻相知相惜,子女也都勤勉本份。瞻望未來,相信上帝也必為我們預備美好的前景!但在老伴需要照顧之前,我還想過上幾年清心舒暢的日子。一切都是恩典,獻上無盡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