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 Cook 著 / 珍珍 修編

編者註:這篇文章談教會給予寄養家庭的支持

我至少每週都會聽到「如果不是因為我的教會……」。這是一個人員不斷壯大的合唱團的合唱。接續這句簡單的陳述開始的內容是有關各種各樣的悲劇遇上及時的、救贖的故事。你可能會認為這些故事的主人翁是因為當地的教會的指引而信靠主耶穌的。是的,你想對了。不過,在我服事這些艱辛度日的孩子與家庭中,救贖往往是從生存開始,而正是教會使這樣的生存成為可能。

不孤單

我是在最匪夷所思的時候聽見這樣的合聲。我和我的家人剛剛抵達松灣家庭營地 (Pine Cove Family Camp),準備遠離一切干擾,度過我們全家急需重整的一周。我們這個有著五個青少年男孩的大家庭的艱難真的已經到頭了。

家庭生活很辛苦,我們需要休息一下。我們認識了一些新朋友,並與一些同為父母的交流,從工作聊到孩子。

他們是一對寄養父母,和我們一樣也在尋求喘息的一週。透過一些安置,他們過去五年一 直在寄養照顧有需要的孩子。同時,這當中他們從佛羅裡達州搬到了喬治亞州。我問這位父親,這是否是件辛苦的差事。他的回答是肯定的,事實上,辛苦到在他們剛搬到喬治亞州時,就不打算繼續當寄養家庭了。照顧這些飽受創傷的孩子個中的起起伏伏,實在是令人無法承受了。他們是寄養看護的專家,因此,他們深知重新開始有多麼地困難。所以,時常這些最有能力的,受過專門裝備的愛這些孩子的專家們最終會選擇放棄。這對夫妻知道是時候告一個段落了,一直到這個媽媽從她們在喬治亞州的新教會回來之後。她回來時,流著淚表示她學習到了一些改變她們寄養之路的東西。

教會家庭

當時,他們的新教會有一個「家庭擁護事工」(FAM)(目前仍在繼續),是致力於滿足寄養家庭的需要。這意味著,透過新的教會,他們在喬治亞州的寄養工作可以有一個團隊與他們一起做,為他們提供食物,為孩子們提供看護服務、代禱;甚至是退休服侍。他們從來沒有得到過這樣的支持,因此,這對夫妻再次報名成為寄養家庭。如今,他們希望能盡快領養目前正安置在他們家中的兩個孩子。這兩個孩子將會永遠有一個家,然而,如果不是他們的教會和家庭擁護事工,這兩個孩子也不會有他們的新父母。

當另外一對寄養父母同意照顧三位就讀小學的女孩時,他們知道他們得到了教會的支持;但我不認為他們知道,女孩們的父親也將獲得他所需要的支援。這些女孩們的母親早已不在了,她們的父親則很辛苦地努力地養活著她們。

她們被帶到新的寄養家庭,就像是絕大多數的「搬家」一樣。她們的安置是因為疏於照管,而不是有任何受虐問題。如此的疏忽,並非因為父親不愛她們或不願意承擔責任,而是因為農村小鎮貧困的現況所造成的 。當養父母持續地從教會得到全面的支持來照顧這些女孩時,她們的親生父親也在努力恢復自己的生活。

關懷共同體

然後,他們進入了不尋常、令人注目且勇敢的下一步:一位來自教會服事寄養家庭的志工開始試著與這位生父作朋友,他們建立了亦師亦友的關係。當時機成熟時,女孩們回到生父身邊,這位志工也陪在一旁,在過渡時期協助他們,讓這位父親不會感到孤單。這個由教會提供的全面支援的志工團隊,被稱為「關懷共同體」,從支持寄養家庭到服事親生父親。因為孩子們才是整個關懷的核心 ,她們到哪裡,支持就隨著她們到哪裡。

後來,意外發生了。這位父親因重大醫療事故被送往醫院,心肺驟停,在救護車上被搶救過來。他目前身體非常虛弱,還有三個女兒在家,幸好附近的教會有這樣的一個團隊。當他在恢復健康並努力成為女兒們想要擁有的父親時,這個團隊對這個家庭所提供的輔助照顧至關重要。如果不是當地的教會,這些女孩們會經歷再次的搬家及新的卻很熟悉的創傷,而她們將這樣的傷痛帶進她們的青春期和成年生活的可能性就會增加。但是,因為教會,這些事未曾發生。

完全的陌生人卻成為家人

一間中西部的教會剛剛開始「家庭擁護事工」。一位領袖參加了一場臨床的講習,馬上著手組成一個關懷共同體,全面地來支持一個近親的安置—一個男孩被安置在他的祖母及曾祖母家中。這個關懷共同體要辦一個歡迎會,確保這個家庭認識他們且知道他們願意提供的協助。但是,就在這個聚會的前一天,這個孩子的曾祖母過世了,孩子也很快地知道了這件事。這個男孩剛剛失去了與自己父母日常的聯繫,自己的親權歸在政府,而且現在又失去了另一名親人。

這場聚會成了一段哀悼的時間。

這個從當地教會來的陌生團隊,現在與這個家庭一同哀傷。關懷共同體開始服事這個家庭來適應新的現實。

艾米.喬.福克斯 (Amy Jo Fox),在「希望之手」(此事工指導教會踏入家庭的生活) 解釋當關懷共同體介入時發生的事:「這個小男孩在學校的表現比過往好得多,他喜歡他的兒童輔導每週到學校接他,教導他,一起度過美好的時間。在與關懷共同體連結之前,他覺得學校的課業很辛苦,老師多次寄通知單到家裡。但是透過關懷共同體的影響,一切都不一樣了。在關懷共同體的愛及照顧之下,他茁壯地成長。他的老師都不敢相信他在態度及行為上的改變。這位祖母和她的乖孫子現在固定上教會,而且他堅持與關懷共同體坐在同一排,因為他說:『坐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樣』。」

您的教會

如果不是因為教會……

最後,我要說,一個最棒的故事總是從一個微小的不同開始—「如果不是因為你的教會」。沒有什麼比它更好。在教會外的某個人,不熟悉上帝透過關係緊密的共同體所顯露出來的良善,卻在一次的危機中,遇見了您的教會。這就是上述的故事中的祖母所經歷的。她經歷到了別人的教會,現在卻成為她的教會。當有人用著清澈的眼睛看著您,分享您的教會如何為他們挺身而出,那是一種深深的滿足感。他們分享著那些有可能會發生,但是,卻因著神在您的教會中所彰顯的恩典而永遠沒有發生的事情。

如果您也盼望這一切發生在您的教會,踏出下一步,開始「家庭擁護事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