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維仁

以下這段文章是為所有經歷過分手之痛,或有心想要幫助這些傷心者的人所寫的。筆者在上文提到離婚後當事人一定要小心避免導致婚姻再度失敗之頭號陷阱,那就是太快進入另一個愛情關係。 可惜的是有不少人在艱險的婚姻河道中要重新啟航之時,沒下工夫去研究要如何避開暗礁才能到達活在愛中的目的地,在孤寂感的摧逼之下,想藉著性與另一段愛情關係來安慰自己受傷的心靈。結果,有的是過了幾個星期關係就破滅,有的是每隔兩年就不得已必需再換一個親密關係,弄得自己已經受傷的心靈,更加空虛絕望。這是因為人在受傷失去心理平衡之際,很自然的會在付出僅剩的一點愛之後,期望對方能先不斷的拿出愛,來滿足自己枯乾心田中強烈的饑渴。然而,兩個缺乏愛的能力之心靈乞丐,很難建立健康持久的關係。因為,當自己的不安全感變成對方沉重的心理負擔之時,這段愛情可能就變成一聲嘆息,如煙消逝。健康快樂的單身

如前文所提,離婚後心理復健的過程至少要兩年的時間,而結婚年數愈長,愈需要有充分的時間去醫治。難怪美國離婚輔導專家懷特蒙博士 (Dr. Tom Whiteman) 的實証研究會指出,離婚兩年內就很快又進入另一個婚姻的人,他們再度離婚的機率高達 83% ,遠遠超過那些等了兩年以上才再婚的人。筆者非常同意許多「過來人」的話:「先學會做個健康快樂的單身,才能有健康快樂的婚姻。」事實上,造成現代婚姻衝突的一個主因,正是「把滿足自己心理需求的責任推卸給配偶,強求對方為你的幸福快樂負責」。

那麼「再度單身者」當如何從事心靈復健,重建快樂而有意義的新生呢?首先,我們要知道,一人獨處時,並不見得會覺得孤單。事實上人生中許多最充實,最滿足的時刻,常發生於一個人正在做有意義的事,天人合一,渾然忘我之時。而人生中最寂寞的時候,卻有可能發生在旁邊擠滿了人的情況,更有可能發生在冷若冰霜,形如槁木死灰的婚姻當中。

在人的一生之中,不管是男、女、老、少,不管是已婚、未婚,也不管你什麼身份地位,每個人都會面對孤寂,都有一段路(例如生與死),是沒有人能伴你走的。這就是所謂「存在性寂寞」( Existential Loneliness )。所以不論是單身或在婚姻之中,每個人都必須學習如何獨處。尤其是剛剛分手的人,更是要學會怎樣處理寂寞,使單身生活過得更精彩、豐富。

過有意義的生活
以下是有助於「新單身者」心靈復健的一些具體建議:

多從事有益身心的活動
美國的臨床心理實證研究指出,多從事有意義、愉悅的活動,能顯著減輕憂鬱症與孤寂感。許多人在離婚後所犯的一個非常危險的錯誤,就是去酒吧、舞廳,或單身俱樂部這類所謂的「人肉市場」中趕緊找個伴侶,舒解一下心中的苦痛。在那種受酒精與聲色影響,人人戴上面具,擺出最佳的「人格包裝」待價而沽的場合,想要深入瞭解,交個真朋友已經很不容易,更何況是想找到能托付終生的伴侶?在這段療傷的時間裡,你最需要的是建立安全,有醫治性的關係。你必須投資時間精力去尋找同性、安全、能傾聽、可以與你一起從事有益身心活動的朋友。

心靈醫治乃從「有意義之愛的關係」而來。所以「新單身者」一面要加深與過去已証明是關心你,愛你的親友之聯繫,一面也要多結交各種年齡的新朋友。我們需要年長的朋友來安慰、疼惜,用他們的人生經驗引導我們。需要年輕的朋友帶來朝氣,使我們對人生能保持新鮮的看法。更需要有同齡的朋友來瞭解、支持我們。

這樣的朋友要到何處去找呢?比較安全的地方包括:

1. 利他性的社會團體:真正的友情常是在共同從事某樣活動,共享某些經驗,無意中彼此相知後自然衍生出來的。社會上有太多需要我們關心的人,你可以參加教會或慈善團體,到孤兒院或醫院這類的場所去當義工,幫忙陪伴那些孤苦伶仃,特別需要照顧的人。在給予愛之時,你自己會感受到許多愛。

2. 以興趣、技藝、健身為主的群體:例如參加繪畫、攝影、書法、舞蹈、鋼琴、吉他、插花、烹飪、柔道、太極、游泳、高爾夫球等等課程;參與登山、晨舞、觀星、賞鳥、戲劇、合唱、壘球、野外踏青、寫生等等活動,一面學習新技藝,一面結交興趣相投的朋友。此外,若財力、時間都許可,可找較具安全性的朋友或親人一起參加旅行團,多了解各處風土人情,增長閱歷;更可利用這段時間去看你許久未見的好友,或是去探望過去人生中曾滋潤你,對你有恩的人,表達你的感激,一面帶給他們鼓舞,一面再次享受他們對你的愛。

3. 以知性、成長為主的課程或群體:可以選修各種語文、會話、寫作、電腦、室內設計、子女教養、人際關係、助人技巧等等課程,一面培養技能,一面自我成長,重建信心。

既然那人曾使你受了許多的苦,就別繼續為他受苦,自己勇敢的負起責任,離開兩人的破碎,重建一人的完整,好好運用這個時機,學習調適自已生活,做一些有意義,過去一直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活出更精彩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