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琳達

打從年初,就聽說春季將要有一個松木雕刻比賽,兒子維德參加的童軍營,不時地寄通知提醒家長。我故意不理它,實在無法想像如何能把一塊木頭雕成車子。八年來我獨自含辛茹苦把孩子養大,但還是不知道如何製作賽車。最後,一位朋友的丈夫,幫兒子用松木雕了一輛類似Corvette的賽車,結果還得了第三名。

我儼然成了女強人,從打破家中傳統唸完大學,到自行修理阻塞的製冰機,樣樣都行。

教導孩子,用心良苦
但論到如何帶領兒子成長為一個男人,實在愛莫能助。究竟該找誰幫忙呢?

沒有一位母親能取代兒子心目中父親的地位,既然遠親不如近鄰,我得另起爐灶。

首先找到孩子的父親,並鼓勵他們多相處,接著找一些和我們有同樣思想的人,這時就非得鼓起勇氣開口請人幫忙不可。

透過運動和青年活動,維德認識了一些其他男人。我有時會做一桌菜,宴請一些有好典範的男士和他們的家人,如此不但增加他們彼此認識的機會,對兒子的生命也會有正面的影響。這些行動,不久之後就見到了成績,維德和他們互相邀約一起投籃射球或一起觀賞電視轉播的籃賽。有時我甚至要求一些男士帶維德去看籃球比賽和參加守約者活動(Promise Keepers)。我也把在一次會議中認識的一位大學體育系主任介紹給維德,三年來他們一直藉著書信保持來往。當然,光靠一位導師帶領是不夠的,要盡量鼓勵他和其他男士在一起。

至於我,從學校到足球練習場回家的路上,母子之間會有許多聊天的機會。當兒子發現有個專心的聽眾,他會很開心地打開話匣子。我乾脆找個合適的地點和兒子好好的聊聊,不指責他,讓他痛快地說。專心看著他,對他所說的要有反應,他會覺得找到了知己。此外,花點時間和他做他喜歡的事,如騎單車、射玩具槍、溜冰、登山等,讓他知道你關心他,別忘隨時鼓勵他,讓他從你這裡得到自我肯定。

維德九歲時,有一天從醫生診所回家的路上,自個兒聊著屬於男孩的事,我突然把話題一轉,提到性的問題。我先解說一番之後問他有無任何疑問,他說:「有!」一時之間我雙手緊緊地握住方向盤,強作鎮定地說:「有什麼問題?」心裡直擔心不知該如何回答。

「山貓都吃些什麼樣的食物?」他問,我鬆了口氣,把所知道有關貓科動物的習性告訴他,並提醒他日後有任何有關性的問題都可以來找我,當然我已盤算好該找那些人幫忙。

需要男性的典範
做母親的要學習開始對兒子放手,他才有機會與其他男人有進一步的認識,當然最終是希望他與我們的天父建立親密的關係。

但縱使妳這位母親做得多麼稱職,兒子需要的仍是男性的典範。作家高登達比在「父親的兒子」一書中提到,當母親在兒子身旁時,兒子心裏雖嘀咕:「媽!放手吧!」其實是在吶喊:「爸!你在那裏?」

記得維德八歲時,有個晚上哭著說:「當我需要爸爸時,他都不在。」我緊緊地抱著他,並要他說說看,什麼樣的父親才算是完美的父親。他列了幾項,包括與他一起做模型玩具和要對媽媽好。

我接著要求他把所認識的人的爸爸和他列的條件做一個比較,維德想了一下,說:「林大有的爸爸… …但他沒有… …,還有王保福… …但他沒有… …」沒錯,維德意識到這些問題不是只有單親家庭才會遇到。

我自己也大致歸納了一下,一位好父親至少應該做到鼓勵兒子對未來有所憧憬,與他分享勵志書籍,以及讓他和那些有好典範的男性多相處。我呢,雖然是個單親媽媽,但總期許自己母代父職盡量做到這些。

維德今年十三歲了,他過生日之前的一個月,每晚臨睡前我都和他一起讀聖經箴言的前三十一章,並陸續在他的便當袋裏出其不意地放一些屬於男性的禮物:手電筒、瑞士刀、鬧鐘等。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意識到這樣還是不夠,還是得找一些男士幫忙。

於是我提筆寫信給廿個認識維德的基督徒弟兄,要求他們每一位把他們的人生經驗告訴維德,並邀請他們帶著一樣工具(無論新的還是舊的)來參加慶生會。 那個禮拜一晚上,十一個男人聚集一起,他們圍坐一圈,輪流把工具和寫的信送給主角維德,其中有一位這麼寫著:

「我把安全眼鏡放在你的工具箱裡,隨著年齡增長,有時你可能會看到一些對你有害的東西,記得隨時戴上心靈的安全眼鏡。」

事後維德告訴我:「我將來要成為有價值的男人,並且做一個愛家的好爸爸。」

身為單親媽媽,夫復何求?

編按:《Promise Keepers》(守約者)是一個以上帝的信實為模範,提昇男性高尚節操,增進家庭健康價值觀,以帶給世界正面影響的基督徒組織。

(「Women Raising Sons」Lynda Hunter 著,蔡麗莉翻譯改寫。Used by Permission of Focus on the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