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譽 著
永不褪色的生活篇章
親愛的明理和婉貞:
自從你們訂婚以後,便彷彿對組織未來的家庭,感到很大的壓力。原因是目前社會的紊亂,使得許多家庭瀕臨破碎的邊緣,或遭遇難以克服的挑戰。因此,要維持一個正常的家庭,就得付出更多的代價與精力。不錯!要經營現代家庭,確實比經營任何企業還要有智慧、耐心與愛心。因此,一般人總是不得要領,難免掙扎於或大或小的家庭問題之中,耗盡畢生的精力而得不償失。
把精力用在家庭
難怪有一位名叫馬林.狄翰的基督徒作家,早就惋惜的大聲疾呼:「假如我們將每個家庭中所浪費的百分之十的精力,以愛心和捨己的精神去對待人,那麼,我們便足以改善整個世界,促進全體人類的幸福了!」
人類的精力是多麼的被浪費!情況不佳的個人關係,婚姻關係中的衝突緊張,無法解決的歧異,以及深深隱藏於內心的不愉快感覺等等;所有這些因素都嚴重消耗了我們的精力,剝奪了我們的幸福生活。
說起來很令人悲傷,有時候,連「熱心公益」或「樂善好施」的人,也會在愛心有餘,耐心欠足的情況下,適得其反的造成種種的精力浪費。以致長年累月無法與家人相處交談。釀成許多難以解決的家庭困擾……。
很多人在婚後都不習慣,或不甘願被束縛於「家」的小小天地裡廝守終生。甚至在彼此表面上相愛相隨時,也會各自擁有不相容的理想與生涯規劃。其間輕微的不合,或許只顯出「同床異夢」的窘態;兩人嚴重的歧見,卻會導致「 I道而馳」的離異。隨之而起的家庭糾紛,可能源源不絕,也可能鬧得不可收拾;到頭來,弄得筋疲力盡,也挽回不了即將破碎的家庭!
儲存「婚姻精力」或「家庭精力」的頭一個步驟,就是要坦然承認我們自己的有限與偏失。
前述作家馬林.狄翰,也是一位精神分析醫師。在臨床經驗中,他發覺大多數婚姻與家庭的糾紛都肇因於「自我當道」。由於感情強於理性,所以明知應該如何,卻偏偏讓己見專橫一切。
用愛心說誠實話
在夫妻互動的關係上,有很多時候問題會是:妻子可能不信任丈夫的領導能力,唯恐他把婚姻與家庭帶錯了方向;有的則嫌惡丈夫的漠不關心與不夠體貼,因而不肯心悅誠服的尊重丈夫。有的丈夫確實會讓妻子大失所望,有的妻子也會落到被丈夫厭棄的地步。這便是許多家庭紛爭的癥結所在。雙方的矛盾與衝突,幾乎把所有的家庭精力耗費殆盡!
其實,這些問題都能用「愛」與「溝通」迎刃而解。有時可以由丈夫做「帶頭先鋒」;有時可以讓妻子率先「身體力行」。雙方都要保持和諧的感情與暢順的溝通;在愛中溫柔而誠懇。唯其如此,才能事半功倍的節省共同經營婚姻與家庭的精力。
在馬林.狄翰醫師的診斷記錄中,絕大多數接受協談者,儘管婚姻生活不甚美滿,他們卻都坦承夫妻為一生當中最具意義的伴侶。既然如此,何以雙方還會不斷產生磨擦呢?根據他的臨床實驗,答案便是:「浪費太多可貴的精力於無謂的家庭紛擾。」假如他們都能彼此敞開來,溫柔體貼的以愛心說誠實話,他們就能化解一切難題,節省大量的精力來促進完美的婚姻關係,展現理想的家庭生活了!
可惜的是,十五年來,前往狄翰醫師診所求診的婚侶當中,除了與孩子閒聊或涉及帳單與天氣等例行話題之外,絕少夫妻之間的「深談」會超過每週十五分鐘的。他們不肯彼此分享內心的各種感受,反而各自默然在悶葫蘆裡懷鬼胎,耗盡心機與精力而不自知!
所以,我們可以延續馬林.狄翰的建議,把儲存「婚姻精力」或「家庭精力」的第二個步驟定為:夫妻必須先學會如何接受對方的感情,然後誠實無欺的溝通與表達建設性的意見。
我們常聽人說:「我很擔心向先生(或太太)公開,避免惹出雙方的痛苦!」其實,不用愛心說誠實話,將來會更痛苦,說不定還會痛苦一輩子!
精力有限莫浪費
夫妻之間要求對方配合時,務必在「愛中行事」;滿足對方需要時,也務必在「行事中表現愛」(包括他們的性生活等肢體語言在內)。如此,才能使得「誠實」與「愛情」取得平衡,這也是美滿婚姻生活的錦囊妙方。否則,彼此缺乏親密關係的溝通,一旦造成隔閡與分歧,便意味著雙方停止內心的聯繫,關係決裂,兩人之間的感情與意識都會呈現空虛。
任何虛無的事物都無法真正存在。所以另一半的婚侶才會想在他們之間的空白處,找尋填加物來補缺;於是乎,破壞婚姻關係的因素乃乘虛而入!
現代社會講究男女平等與提高女權運動的趨勢,正連帶顯示出眾多夫妻在婚姻上的不如意。其實,人類生理上與心理上的精力都極其有限,我們必須慎重其事的妥善運用。尤其在婚姻與家庭生活當中,更不能讓彼此的精力浪費在虛偽的心思與行為上。唯有肝膽相照的忠誠相愛,才能用全部精力共同建造美滿的婚姻家庭。
以此推之,行有餘力時,還可以幫助別人照樣改善其婚姻生活;家家如此,都能免除浪費家庭精力的危機,將來才有希望以家為本,進而謀求整體人類的幸福!
一般人每次去看精神科醫師,都會有不同的診斷結果;即使看同一位醫師,也會如此,令人無所適從;因為精神分析專家們的理論經常在改變;但聖經的道理卻永久適用於婚姻與家庭生活。這就是馬林.狄翰醫師從事精神分析成功的依據。所以,我特別在你們預備組織新家庭之前,以他的協談事例作為你們的參考,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張光譽先生曾任台灣中國電視公司導播,編審,及專任節目製作人。中國廣播公司國內部專門委員,光啟社副社長及公共電視副總經理。並曾任教於台灣宣道神學院。著有採擷人生等十幾種文學書籍,目前為自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