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娟 著
女兒的唐氏症
我與開江在紐約市認識,1976年我們結婚。在結婚初期,我們有一段艱苦的日子,開江還在讀書,我做事一年之後,我們有了第一個女兒家敏。當護士把她放在我懷中,她白皙透紅的皮膚像小天使一般。然而,開江臉上並不喜樂。我問他:「為什麼?」沒有回答。經過醫生抽血檢驗之後,證實了她是唐氏症的小孩。
當時我腦筋一片空白、麻木,心裡有無限辛酸,看到別人做母親,多麼地快樂!我卻要面對一個唐氏症的孩子,去做一項沒有好結果的工作。
這時,有位教會的姊妹來看我,並安慰我,說:「神賜給你們一位像特別天使的女兒,她會為你們帶來祝福。」雖然我相信神必定有美好的旨意,但面對唐氏症的女兒,想到養育起來必有很多難處,需要有極大的愛心及耐力。
感謝神,開江畢業,拿到電機博士,順利地在麻州找到理想的工作。同時,我也找到小兒科醫生,他告訴我麻州有設備良好的特殊學校專門教導唐氏症的小孩,減輕了我們許多不必要的憂慮。
我們除了為家敏禱告之外,也帶她進入特殊學校學習。學校的老師具備專長,耐心教導小朋友,並鼓勵他們,盡量讓小朋友自己動手,誇獎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並給他們愛的擁抱,這些小朋友笑得真開心。
我從老師身上學習不少,在家裡也訓練我的女兒,耐心教導她一言一行。日積月累,經過幾年,家敏終於會講簡單的話。每星期主日,全家去Lexington教會敬拜,家敏總是開心去兒童主日學。老師很有愛心教導,細心照顧。老師向我說家敏給她的班上帶來特別的祝福。家敏總是向每位小朋友笑嘻嘻打招呼 (Say Hi),小朋友們也笑嘻嘻在一起學習唱兒童詩歌。幾年來不斷的學習,家敏學會唱「主耶穌愛我」,雖然她的音不準,但是她特別喜樂。我在旁看到她的表現,都很開心。家敏會主動給老師愛的擁抱,老師也很感動。
禱告改變我的價值觀,使我願意接納一個唐氏症的孩子。禱告也改變我的心,使我甘心,願意付出代價去幫助成長緩慢的孩子。
同時,開江生命有了改變,接受了主耶穌,在Lexington教會受洗。正如這位姊妹安慰我說:“家敏是位特別的小天使。” ,因為她的來臨,使我做母親的有更多愛心及耐心,來接納唐氏症的孩子。因為她的來臨,使我先生信了耶穌,讓我們家裡充滿了更多的平安和喜樂。
妹妹的癌症
同年(1977),我的妹妹舌頭下面長了一個小包,感覺不舒服,去看醫生。經過醫生切片檢查,是癌症末期。我問醫生是否可以挽回她的生命,醫生向我解釋可以試著去治療,並肯定回答我,機會很渺小,我痛哭流涕。
回想,妹妹高中畢業是第一名,得到全額獎學金進入哥倫比亞大學。1977年暑假大學異業,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準備再繼續深造,就得了不治之症。看到父母親內心的煎熬與傷痛,這時,我也不敢告訴父母親他們的第一個外孫女的缺陷(唐氏症),怕他們承受不了雙重打擊。
我信主兩年,對於神的話語了解還不夠,內心相當懼怕與惶恐,甚至感到很羞愧,不知如何開口向家人解釋。
當時,妹妹接受治療,舌頭被割掉一半,食道插管。看到妹妹的情況,我內心充滿無奈的痛苦。教會的牧師、師母及弟兄姊妹非常愛我們,每天去醫院看我的妹妹並傳福音給她。同時來家裡看我及家敏,安慰我,給我精神上最大的鼓勵,並用禱告托住我。
正如新約約翰一書4:18「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漸漸的我內心的懼怕消除了。
詩篇27:1提到「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耶和華是我性命的保障!我還懼誰呢?」我不再懼怕自己的缺乏與無能,因為神是我的亮光、救恩和力量。我不住的禱告,主的話語和能力就在我心中,與我有著親密的關係。是禱告的力量支持我們走過來的。半年之後,妹妹接受主耶穌,平安回天家。
婆媳的關係
1980年,開江的母親來到美國,與我們居住一段期間。當時,她看到家敏是唐氏症小孩,心裡很不高興,對我有些意見。雖然她拜佛,但對這件事過不去,偶爾會有抱怨,對我要求也很多。有天,她對我說:“文娟,我很喜歡妳,來與媽一起拜佛吧!” 。我心裡很掙扎,不願因信仰的不同造成家庭不和,對她說:“我凡事可以依您,唯有拜佛,我不能。因為我已信主耶穌。”。我只能打電話給師母及姊妹們,請她們為我禱告。
正如哥林多後書12:9“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感謝神,婆婆不再勉強我拜佛。之後,因她在美生活許多不方便,就回台灣與開江弟弟住在一起。
雖然婆婆回台灣,但我心裡仍然想念她,希望向她傳福音,但也實在沒有信心。我除了為她禱告,每逢生日或過新年,我會以卡片或書信表達對她的愛,並讓孩子們以中文寫:“親愛的奶奶!我們都愛您。”,以維繫三代之間的感情。時間過得很快,於2005年暑假,全家回台灣,包括兩位外國女婿也去探望奶奶、親戚及朋友,家裡充滿了喜樂。兩位外國女婿學講中文“奶奶早”,“奶奶好”和“奶奶,我愛您!”等等,奶奶享受兒孫的愛,捨不得我們離開,就在這時,她牽著我的手,向我傾訴:“過去對妳的不好,請妳原諒。”我內心很激動,就對她說:“主耶穌愛您,媽,我也愛您。”。我們抱在一起哭,天父的愛就在我們中間,充滿了溫暖。
我陪伴她時,讀聖經故事及感人的見證,她都願意聽。同時,開江帶領媽媽接受主。
隨後,每年開江和我回台灣看婆婆,陪伴她,一起聽詩歌,談談日常生活瑣事,每次帶她禱告,她都說:“阿們!”
2008年,婆婆看到她第五代重孫照片,非常開心。由於她體力日漸衰弱,需要有人特別照顧,就遷入一所天主教會醫院的護理之家,每天都有神父帶她禱告,不再覺得孤單。
2010年1月11日婆婆在台灣安息主懷。在知道這件事之前,當天,我突然心有感動,知道她已離開世界,心裡有莫大的平安,然而我卻沒有告訴開江(需要有印證)。就在當天晚上十點半時候,弟弟從台灣打電話告訴我們婆婆過世的消息。
神藉著這樣經歷,更加確定我對婆婆蒙恩得救的事。隨後,回台奔喪,在處理喪事也經歷神的帶領,使我們能在台灣佛教盛行的地方,開江以長子身份敘述母親一生,在眾人面前有美好的見證。回美之後,女兒們先後向我們分享2005年回台灣探望奶奶的經歷,看到奶奶生命的轉變,心裡有平安和喜樂。
雙胞胎早產
我們第一個女兒家敏是唐氏兒,雖然我們心裡很難過,但神安慰我們。第二年(1978)賜給我們一對健康的雙胞胎家惠和家倫,帶給我們歡樂,感謝神的厚恩。不幸的是,大女兒家敏5歲半時,因心臟崩潰,被主接回天家。
1986年神卻讓我學習更大的功課,那就是祂賜給我們一對早產了兩個半月的雙胞胎,家道(3磅)和家福(1磅半)。她們一出生,醫生就立刻把她們隔離,放在保溫箱裡。做母親的我不能親他們,也不能摸她們,只能無助地看,不能做任何的事,這時只能跪下來為孩子的生存祈禱。
我常常內心很憂慮,怕早產兒留在保溫箱一段時間,會有很多不好的影響。譬如:眼睛失明,耳朵聽力有問題以及發育緩慢和各種不同的問題。
但是, 我想起聖經中的話(彼前5:7) “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你們。”。所以,我便卸下了憂慮,向神禱告:“主啊!孩子是我最大的操心,我把她們交託在?的手中,只有你才能正確地養育她們,並真正保守她們的安全,我不再自己拼命地去做,我要完全與你同工。”。
從那一刻開始,我每天都把孩子交託給神,祈求祂來掌管孩子的生命。禱告除去了我的壓力,也使我教導孩子們時,變得更加愉快。這麼多年來,開江和我常常為孩子們做交託的禱告,隨著孩子成長,我們也在主裡面,不斷的學習信心功課。家道與家福在13歲時候,爸爸向她們傳福音,感謝神,她倆就相信,接受主耶穌,使她們一生蒙福。
感謝主,孩子們除了學校功課盡力之外,並參加社區活動並做義工,幫忙輔導唐氏症及殘障的孩子們,建立了她們責任感和愛心。
因著神的恩典,2005年她們分別進入芝加哥大學及加州柏克萊大學。感謝天父,在2008年,她們都大學畢業,先後都找到工作。小女兒家福分別於2008年暑假在馬尼拉及2009年暑假在泰國短宣,幫助當地被性騷擾的工作者及他們的小孩,帶領他們認識主。
回顧往日,雖然我們有悲傷的時刻,但是也有歡樂的時光。正如腓立比書4:6-7所說的:“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得了憂鬱症
詩篇34:18 神的話:“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及以賽亞書42:3“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
大約七年前,因著我的好友癌症過世,同年,我的母親去世,再加上教會服事的一些矛盾,心裡非常難過與悲傷,我患了憂鬱症。
吃不下,睡不好,體重減輕許多。在這段期間,我身心很痛苦,開江也與我一同受苦。醫生介紹我去看了基督徒的心理輔導,以及中醫來調理身體,進步緩慢。以前,我可以藉著讀聖經、唱詩歌幫助我,現在,卻沒有很好的效果。
感謝主,賜給我勇氣,我不再封閉自己,將內心的掙扎,告訴了教會長老,他與師母親自來家裡看我,給我開藥吃。經過了三個月,我的病情大有進步,睡眠穩定,胃口很好,體重也漸漸的增加,慢慢地使我走出憂鬱低谷。
在這裡,藉這個機會我要謝謝教會長老及師母,同時也要謝謝教會的牧師、長輩們以及姊妹團契不斷地為我禱告。
最重要的是,我要感謝我的先生─開江,在最艱難的時候陪伴我走過這段低谷。
今天我能在這裡作我的見證,正如詩人所說:“我要分享的是神的信實─不是我做的事,而是祂所做的;不是我是誰,而是祂是誰。”。盼望我的見證,成為你們的安慰和鼓勵。願一切的榮耀都歸給愛我們的偉大的天父。
(本文發佈於中文繁體字《愛家》雜誌 2015 Fall,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