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bra Evans 著 ■ 嚴彩琇 譯

如何教導成長中的女兒對性有正確的認識
作母親的,請回想一下,最初妳是怎麼知道女性性特徵的?是誰告訴妳的?她怎麼說?在聽到這些新鮮事時妳的反應如何?吃驚?駭異?懼怕?憂傷?或只是好奇?

有些少女從未由母親那兒獲得任何有關生理變化的教導,即使有,也少得可憐。一旦新的裏程碑逼近,很少女孩子會在心理上有充分的準備。而我們自己在回顧走過的裏程碑──經期開始、新婚初夜、懷孕、初為人母──卻不得不承認每一次新的經驗,都是生命嶄新一面即將展開的重要預告。

正確的溝通
有些人比較幸運,擁有能幹的母親一路提攜教化她們:女人的性發育是多層面,且多采多姿的──恰如一趟戲劇化的航程中間偶而會遇到幾場風暴,但多半會帶給人深深的滿足。她們會從母親那兒得知:經期開始乃是一樁值得少女們心懷期待的大事。

一旦那日子來到,許多問題也紛至沓來,幸好有母親在旁一一解答。她殷勤地到圖書館借書回來與女兒討,最重要的是,她極力避免讓女兒覺得有月經是可恥或害羞的事。她總是笑容可掬地娓娓道來,好像這一切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了。

當然,並非所有的母親都擅長母女溝通的技巧和藝術。有些人的生理常識是透過姊姊或其它渠道獲得。這些道聽途說的訊息,有些措詞粗糙,甚至駭人聽聞,徒然增加當事人的困惑。另有些人則完全懵懂無知,直到有一天才知道男生是沒有月經的;那麼女生為什麼要有呢?這疑惑潛藏在她們內心久久,最後也只好擱置一旁,繼續每天過日子。

不過,大多數人應該是在這兩種極端中間,既未曾有詳備的溝通,也不合活在無知的恐懼裡。我們的母親在生理養育事上既不是十足的能幹,也不至於給我們造成傷害。我們的性知識大多是零星偶拾的,這裡一點,那裡一點,有許多知道得太遲。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對月經、經痛、性、避孕、生育、停經等等一直抱著複雜的情愫。

有些日子一切都美好;另些日子,巴不得不要有月經、更年期或懷孕這些麻煩事。

今天有女兒的人,應把握這絕佳的機會謀求改善。務須牢記幾個要點,揚棄舊有的錯誤觀念,以正面的角度來看造物主所創造的女性軀體。

母女連心
要作女兒性教育的導師,首先得先充實這方面的基本知識,不能重彈道聽途說的老調(在被問及令妳臉紅的問題時,仍面帶微笑則更理想)。

身為女人,我們必須與自己身體泰然相處,才可能將健康的態度傳遞給女兒。所謂「健康的態度」是從極端中求取平衡:既不崇拜,也不貶抑。正因顧惜愛護自己的身體,才會悉心照顧,而不隨便濫用。

衆所周知,身體對一個人尤其是女人是多麽的重要,所以作母親的除了要身體力行,實踐這真理,更有責任與女兒分享如何將自己掌握的一些真理運用到她們的性生活上。

近來我們常聽到公立學校設有性教育課程。一般媒體也呼籲父母要更主動地傳授子女性方面的常識。特別令人關切的是,在青少年中發生婚前性關係、未婚少女懷孕、墮胎、患性病的比率正急遽竄升。

身為母親,我們有寶貴的機會可以教導女兒每天尊重女性的特質,這是織入維繫母女關係之錦繡中的最強軔絲線,就是母女共有的生理特質,以及與女性、母性有關的共同經:從組上流傳下來的女性特徵,經過世世代代遺傳到我們這一代,我們要如何將之活出來?我們是否真相信:女人生產與乳養子女,乃是天賜之福,是值得尊重的?如果是的話,就不能容讓世俗將這天賜之福的觀點扭曲變形,迷惑我們的子女。相反地,我們當鄭重告誡女兒:我們成為女性,乃是一件美好的事。

諄諄善誘
底下幾項建議,可供妳與女兒體己話的參考:
1. 自己先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妳不必是醫生或解剖學博士,才能瞭解女性身體的奧妙。一本好的醫學字典就能幫助我們認知一些與女性生理有關的專門字彙,及其正確觀念。

2. 循序漸進:隨孩子的理解力,灌輸以正確的知識。日常生活中發生的狀況則是最佳又合宜的學習時機。以簡單明瞭、孩子能懂的語詞回答問題。每年都會新的問題發生,孩子的理解力也逐年增進。妳可按女兒自然的學習進度逐步教導她。

3. 把握每個自然的學習機會:不要拖到重大的母女談判時刻,才搬出性教育的大道理;也不可忽視女兒的性發育,將之視為禁忌,或骯髒的話題,但也不要彆扭勉強地刻意強調。

如果女性特徵是生命很自然的一部份,我們就當對之報以平和的態度。如果妳平常就讓女兒知道她可以問妳任何問題,這方面的溝通就可進行得十分自然。

4. 利用健康教育的實例示範教學:現代婦女比從前的婦女更幸運,有諸多的產品、治療法可供選擇。妳可利書籍、女性衛生用品及簡單圖片來解說。例如在妳女兒月經來潮之前,就先給她充分的心理準備,與她討論如何使用衛生棉、服用治療經痛的藥物、每日的清潔問題。等她開始來經,就以一些別具意義的事物作為慶賀,例如送她一套漂亮睡衣等等;畢竟這是一樁值得記念的大事。

欣賞天賜之福
把生產之福納入性教育之內:與女兒討論這些事,不要只從片面的角度去探討。妳可以給她一分現代社會所不能給她的禮物,就是引導她重視「性能孕育新生命」。

女人的生育力是上天賞賜的禮物,透過女性身體,新生命厶蹟的方式被創造。尊重生命即意謂尊重人的身體,我們非但不能使女兒懼怕、厭惡月經、懷孕、生產、生育,反要教她們好好尊重珍惜生命:她們的、我們的、每一個人的生命。

今天世俗的許多觀念都是偏邪有害的。要保護女兒免受其毒害,應當早早灌輸她們正確的價值觀,把真理植入她們年輕的心田;與邪惡的勢力劃清界線;以愛鞏固其靈魂在性方面的防禦工事;促進其性健康。母親是最適合這份職務的人選,沒有人比一個裝備好的母親更能幫助女兒預備自己,以尊重的心迎接其女性的角色了。

(1995年5月「Focus on the Family」 「Between Mother and Daughter」,Debra Evans 著,嚴彩琇譯 。Used by permission from Focus on the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