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美琴

愛能創造奇蹟
憂鬱症已然成為本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不僅患者深受其害,連帶家人也陷入慌亂與不安,嚴重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與社交活動。有鑑於此,愛家希望藉著提供有關憂鬱症的系列文章,幫助患者及家人對憂鬱症有正確客觀的認識,早日走出生命的低谷,迎向健康的人生。

對當我們所愛的人得了憂鬱症時,我們所能做的,除了對憂鬱症要有正確客觀的認識與了解外,更重要的是願意用更多的愛心、信心、耐心、智慧,付出實質有效的關懷,以及始終如一的陪伴、支持與鼓勵。

情感的支持
無條件的關愛,持之以恆的忍耐都是不可或缺的,但要化為實際又有效果的行動實非易事。尤其是重鬱症或躁鬱症的治療有時需達數年之久,過程中又常伴隨各種生命中高低起伏的變化,實在是一場無比艱難的長期抗戰。此時我們需調整期待,與病人重建關係或調整原來的角色功能,學習傾聽,彼此敞開心,真誠的溝通並鼓勵病人表達心裡的難處與負面情緒,接納其情緒反應,溫和地指出真實狀況,但避免貶抑他的感受,如此病人較易接受善意,也因被了解接納,被關心支持而感欣慰。此外,儘可能鼓勵陪伴他恢復往昔喜愛的活動,如運動、唱歌等等,但不宜操之過急,免得徒增挫敗。所提供的幫助也要恰如其分,一旦病情好轉,鼓勵他擔負自己能力範圍內的責任,同時也兼顧一些個人隱私,如此較能坦然面對自己的疾病等等。

堅定信心
飛機起飛前,空服員會示範緊急狀況時的處理原則:旅客自己需先戴上氧氣罩,再幫助旁邊的人。同樣的,我們在照顧所愛的人之前,要先學習照顧好自己。保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和自己生活的平衡,不因不勝負荷而無以為繼,因為往往自己全心全意投注在病人身上時,會疏忽了照顧其他家人及自己,易導致家庭成員的緊張氣氛。全家人需共同努力,學習新的調適能力,才能兼顧病人及其他家人的需要。

憂鬱症患者受病情影響,有時不能控制情緒,或常在無意識中用令人傷心難堪的話語否定你為他所做的一切努力,使你招架不住,此時更需穩住自己,不跟著深陷其中而亂了方寸,失去信心。大體而言,在長期照顧病人的情況下,家人很難支撐下去。社會支持如親友、支持團體、治療師、社工員、協談輔導員是一大助力,幫助你度過關卡重重的階段。

愛能創造奇蹟
家人的關愛,朋友的支持,醫療團隊的協助都是幫助憂鬱症患者重新站起來的原動力,幫助所愛的人重新面對與接納自己,並且從對黑暗的恐懼轉向對生命的信任。我們原不敢奢望奇蹟出現,但當我們願意用愛、用智慧、耐心、信心與盼望為所愛的人付出一切時,我們收到了一份驚喜的禮物,原來,愛能創造奇蹟,奇蹟不再是那麼麼遙不可及。讓我們在關懷的安慰與鼓勵中找到力量,一同陪伴所愛的人走過崎嶇小路,終能昂首邁向充滿自信健康的康莊大道。

主要參考書目:
1. 當所愛的人有憂鬱症─張老師文化
2. “Essential Guide to Depression” by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3. “How to Help When Your Spouse is Depressed” by Carolyn MacIn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