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珍妮
房子堆滿了亂七八糟的廢物,客廳中有二十三個人等著吃感恩大餐。烤箱裡沒有火腿,冰箱裡也沒有準備好的佳餚。我頭上掛著臟得粘成條的頭髮,臉上沒有化妝,身上披著破爛的浴袍,腳上穿著已磨透的拖鞋邋裡邋遢地晃來晃去。然後我驚醒過來。
一出令人驚慌的生活劇──你可以填進任何令你苦惱的情節。在以瘋狂的步伐前進的現代生活中,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事。
當然,我們大部份的人在想要放慢生活步調的同時,也想遠離成為懶惰蟲的夢魘。我相信在犯了很多錯誤後,你可以學會規劃你的時間,避免這兩種極端。
發掘自己的專長
我們應當集中精力於生活中某幾個範圍,例如為人父母和增進友情。不要因想將每件事做得很完美而弄得自己筋疲力盡。我們可以訂出兩三件對我們意義最重大的事──我們人生中的使命,然後集中註意力於這些事,其它的雜事等行有餘力再去做。
如何找出使命呢?首先,列出你所熱衷的事,也就是使你覺得生活有意思的事。也許是教孩子、與人分享資源、關懷人或其它的事。其次,檢視你在這些方面是否真能得心應手,而且收到效果。最後,收集你所得到的所有資料,寫出一篇「人生使命宣言」。
例如:當我弄清楚我的天份和所熱衷的是協談、寫作、和演說之後,我寫了幾句話以反映出我的人生中心目標。它是這樣的:「我願意傾聽、鼓勵、給人勸告,面對困難,並透過協談、寫作和演說與人分享我的專業知識與經驗,以表現出我對上帝的信心和委身。 」
去年夏天,我拒絕了在暑期學校中擔任計劃和監督餐點預備的工作,為甚么?因為這工作不在我的人生使命中。
簡化處事程序
不在你「人生使命」中的事情,通常只需要用最少的時間或精力去處理。
就如郵件處理。我在車庫一個大垃圾桶上將我收到的郵件分門別類。大部份郵件被我直接丟到垃圾桶,其它的分成不同類迭放在我書桌上。接下來兩三天,我在相同的地方分別處理各迭信件。帳單、回信、回電、和表格,各得到應得的處理時間。
檢查你家里和工作上的「待處理」清單,然後決定那些可以簡單處理。你會很驚訝地發現許多事只需要處理得差強人意即可。
過得去就好
不重要的家務佔據了大部份人的生活。不要像他們一樣,只要過得去就好。以下是一些例子。
◆ 房屋清掃。一周一次以吸塵器清理房間裡走動率最高的區域。一年一次或兩次做較繁重的家事,如清潔木製傢俱和地毯,洗窗簾和窗戶。
◆ 混亂控制。我的座右銘是:「使用完畢,物歸原處」。
◆ 五斗櫃和衣櫥。每週花十五分鐘整理其中一個。
◆ 客人要來。集中火力於洗手間和廚房,如此就好。待客人離去後清理。
◆ 庭院。每天花十五分鐘拔雜草,你的院子就會幾乎雜草全無。
我確信大部份家務事和一部份的工作可歸類於「過得去就好」。
優先處理要事
很不幸地,我們往往如此處理我們的生活。我們先將小而不重要的事填滿我們的生活,如家事和整理庭院,以致我們生活中擠不進更重要的事情。但是,要如何改變?
首先著手於符合你人生使命的事,開始你的一天。例如,如果你想向你的孩子傳達有關「性」的價值觀,就不要因怕付電話費而縮短和他們討論的時間。我的辦公桌上一直貼著一張座右銘:「重要的事優先處理」。它提醒我照事情的優先級去做。
最後,記得將工作依照你的信念加以分門別類。在一些事上試著做得盡善盡美,對於另一些事,只要簡單的處理、過得去就好。
(「Slopping through Life」,Jennie Gordon 著,孫慧玲翻譯改寫。Used by Permission of Focus on the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