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 官
親愛的孩子:
看著你和新娘興高采烈地蜜月歸來,從此將開展全新的家庭生活,你也要扮演既為人子,今為人夫,有朝一日亦將為人父的多重角色,你準備好了嗎?
在傳統文化中,家庭的角色大多認為「男主外,女主內」。男人婚後便把維護婚姻家庭的職責交給妻子,自己則在事業上衝烽陷陣,全力打拼,不但為了養家活口,盡其為夫為父的義務及責任,更求豐功偉業,以光耀門楣並廣受社會的肯定及讚許。身為你的母親,我要在你摩拳擦掌,整裝待發之際,說些肺腑之言。
孩子,即便是經過牧師福證、親友祝福的婚禮,我卻不願意你誤以為美滿婚姻就能自然天成,垂手可得。事實上,紅毯上的新人有幾人立志將來要成為怨偶?然而能成就美滿婚姻的卻如鳳毛麟角!當你捲入幾十年的工作忙碌,即使闖出一番功成名就,卻錯過了家人各階段的成長、蛻變,造成的是無法彌補的疏離關係及心靈鴻溝!總有一天你要從職場退下,面對你所付出的龐大代價,到時候要感嘆:為這個家辛苦了大半輩子,結果家不像個家,值得嗎?
這並不是說努力工作不重要,而是要把婚姻家庭的維護放在夠高的優先順序,分出足夠的時間及注意力投注其中,你想一個常請假缺席的總統怎能治理好國事呢?所以,做為一家之主的第一要件是「不要缺席」!然後,我們才能再談到其他的重點。
你與妻子因愛結合,你們也將與後代建立互愛的親子關係,所以你所營造的這個家,是個愛的國度。在這國度中,無論大人、小孩都是優等公民,個個都享有尊貴的地位。你不要以為身為一家之長,就可囂張跋扈。關起門來,儼然一個土皇帝,對家人頤指氣使、任意對待,使得人人對你敬而遠之,結果你在自己家裡倒顯得格格不入,何等淒慘!反之,你若以領袖風範來帶領家人,凡事反求諸己,以身作則。在品格、言行上樹立典範,家人對你自然心悅誠服。我當然知道你並非完人。不用擔心!你不需要事事都得做得對,也用不著樣樣都比別人強。其實讓家人看到你虛心修正,努力向上,更能贏得他們的認同,不是嗎?只要記得做任何決定時,要知道自己貴為一家之主,是全家人身心所繫,你要為心愛的他們做全面的考量,並且負最後的責任。
如果你這個領袖的位子坐穩了,再來就要建立「家庭憲法」。不錯!和治理國家要有憲法一樣,它是一個治理家庭的根本大法。家庭是個群體,為了避免到時無所適從,協調困難等亂象發生,在家庭成立之初,夫妻若能照著看得到的、想得到的各種議題,大家庭議題、財務規劃、個人生涯規畫、生育兒女的計劃。先把雙方都能認同的基本原則整理出來,日常生活中就著實行狀況再把細則逐一加上,就容易得多。如此,各樣行事、決定較能有所依循。否則,每人「想當然耳」的定義有所落差,將不免因期待落空而產生不必要的負面情緒,何苦呢!
就如議題中,當年你父親和我都認同對雙方父母理當奉養盡孝,對同輩則只能救急不救窮,這樣才不會影響到自己小家庭的財務運作。如此,在往後與雙方家人的金錢往來就依照這樣的原則,在處理上單純許多。又如夫妻關係的議題中,你父親和我結婚以後,一路跌跌撞撞過來,到了第七年,兩人終於認定分手不是可以選擇的退場機制,從此我們就竭盡所能的去學習並嘗試寬恕,盡量的接納及欣賞、感激對方,並且盡力的修補相互關係。直到現在,又過去了三十年。回想起來,若在結婚之初就能兩人認定「婚姻無退路,惟攜手向前」,那可是少走了多少冤枉路啊!你說是嗎?
最後要談的是建立家庭文化,就像各民族歷代以來所累積形成的大文化,每個家庭亦在不知不覺中建立著獨特的小文化,它的來源大部分由夫妻雙方的家庭背景即可找到來龍去脈。身為一家之主,你要有這樣的遠見及氣度,對傳統的文化價值觀、家庭倫理觀等多予思考、評估再決定去留。至於我們男方這邊的家庭文化,雖然你父親和我做了許多努力,但我們也不敢說家中樣樣觀念及作法都值得後代傳承延用;而女方的家庭文化則一定有不少讓人激賞之處,否則,你怎會選上這個家庭孕育出來的女孩?把夫妻雙方的家庭文化多作了解,互相討論,二人再一起選擇共有的家庭文化,從此以後,就不再是「你家」,「我家」而是「我們家」了。
文化認同的力量何等神奇!除了擷取雙方家庭文化的精華外,尚可以加入創新的元素。如建立互信,互重,互諒,互相成全,互相欣賞,以鼓勵代替苛責,互補代替相爭等等正面互動模式,相信你們可以理出一打以上的點子妙方出來。想想看,這些思想行為模式若行之有年,將對你的家人帶來多深遠的影響!相信到時你將以你的家庭為榮,而你的家人更認為這個一家之主領導有方,居功甚偉啦!
親愛的孩子,在你建立新家庭的這一天,你父親和我為我們老夫妻的家庭新添了一條「憲法」:以往公婆在家族中位高權重,對下一代的婚姻生活時有干預,常造成小夫妻的難處。為此,你父親和我願意從那樣的文化中退出來。我們將尊重並支持你和妻子在婚姻生活中的各樣決定,期盼你們有充足的空間及自由來發展美好的婚姻家庭生活。只要你們的未來比我們更幸福更美滿,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媽 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