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伯祿 著  周明儀 譯

「我們才新婚六個月,我的丈夫就開始計劃將來買房子及設立退休金帳戶的事。他在那裏做大夢時,我的腦筋裏只想到下個月房租及菜錢在哪裏?能爲將來打算是好事,但我不知道丈夫的目標是否實際。新婚夫婦在結婚兩三年之內到底該如何理財,才算是合乎實際?」的確,新婚夫婦婚姻中最大的適應問題,是對財務的期望及其帶來的壓力。這些年輕夫婦,期盼自己的經濟狀況會從離開父母時的水平起飛,從來也沒想到過父母也是從新婚後辛苦了好幾十年才到達這樣的經濟水平。

務實重于期望
婚姻若要在精神、情緒及財務上長進,一定要在對財務的期望及務實兩端搭起橋梁,婚姻才能有好基礎。

以下是幾點原則:
首先,結了婚就表示夫妻的金錢及財産不再是「你的」或是「我的」,而是「我們的」。因爲婚後二合爲一,你再也沒有你的收入,你的存款,你的房子,你的車子,你的負債,你的任何東西。金錢及財務上的自私態度,一定會影響婚姻關系。

第二點,兩人都要努力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比方說:沒有錢,就不花錢。

除非夫妻決心只花手邊擁有的錢,否則信用破産隨時會等著吞吃你的。這種態度雖與現今的消費觀念背道而馳,但可保證婚姻生活有良好的根基。以下的建議,可以幫助兩人同心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1.寫下預定的財務目標
3.優先慈善捐款
4.有計劃地儲蓄、投資
5.不要爲了減稅而做出不智之舉
6.加入人壽保險
7.謹慎選購第一棟房子

第三點,兩人要下決心經常溝通,夫妻兩人可能生長在對金錢態度南轅北轍的家庭。若是如此,現在就一定要把不同的觀點提出來討論,才有助于夫妻雙方的相互了解,及將來「何時」及「爲何」花錢的共識基礎。

設立預算的好處
最後一點是,夫妻要有預算。設立一個可行的預算,大概得花兩年的時間。用一年的時間明白花多少錢,用在何處。第二年便利用第一年的消費總額,設立試用的預算,看看可行不可行。第三年才開始實行實際可行的預算。

事實上,設立預算給予夫妻在財務處理上很大的自由。它不但使夫妻雙方對于共同財務有清楚、實際的概念,也輕省了夫妻間財務決定的過程。*

(”Setting Realistic Financial Goalsl.” by Ron Blue,周明儀譯。Copyright 2005, Focus on the Family. All rights reserved.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secured. Used by 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