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揚‧葛蘭 著 ■ 甘燿嘉 譯
最近我聽到兒童腦力發展專家培利博士(Dr. Bruce Perry)說,有關孩子年幼時,父母教養一致的重要性。他指出,如果我們沒有嚴肅地負起養育孩子的角色,家庭的「文化DNA」可能在幾個世代之後便消失。換言之,如果孩子們不能從我們身上經驗到我們對於他們的養育,他們便無法複製傳統去養育下一代。
我們最大的特權——也是最大的責任,是將智慧傳承下一代。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分野在於,動物生來具有本能,而孩童幾乎所有的事物都是向父母學習。
我倡導將家庭價值、文化傳給下一代同樣重要。你給予孩子的訓練、家規將是他們給孫兒們的產業。
有人說,孩子的習慣決定他們的品格,他們的品格決定他們的未來。
我們最大的特權——也是最大的責任,是將智慧傳承下一代。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分野在於,動物生來具有本能,而孩童幾乎所有的事物都是向父母學習。
我倡導將家庭價值、文化傳給下一代同樣重要。你給予孩子的訓練、家規將是他們給孫兒們的產業。
有人說,孩子的習慣決定他們的品格,他們的品格決定他們的未來。
榜樣與教導的力量
我們的榜樣與教導具有影響力。我們可以教導對與錯,不僅是因為它可以帶給孩子長遠的影響,更因為它本身就是一件正確的事。
我們可以給予孩子訊息。許多父母只給予孩子規矩,而沒有教導他們規矩背後的道理。美國近來一項針對十一歲到十八歲孩子的研究顯示,深厚的自我價值,對孩子的行為具有影響力。調查指出,當年輕人缺乏真理(家規的邏輯性)的客觀標準時,他們在考試當中作弊的比率高出三倍、偷竊者高出兩倍、使用毒品者高出三倍、憤世嫉俗的高出兩倍,而自殺傾向則高出六倍。
我們也可以幫助我們的年輕人將價值內化。我們不可能一天到晚在他們的身邊看著他們,確保他們行為舉止正當。如果孩子要發展良好的品格,內化的自制力是關鍵:頭腦的知識必須深植內心。溫柔地培養孩子的道德良心——幫助孩子體認好的決定所帶來好的結果——將會幫助孩子發展對自己生命負責的意識。
如果我們用說教、嚴峻的態度,孩子不會記得太多我們所告訴他們的事情,但如果我們幫助他們說誠實話;做錯事情時,在背後支持他們,引導他們走向正途,他們將會記得實踐美好道德所帶給他們的感受。
在溫暖、充滿愛,但堅定的氣氛下,他們比較可能接受我們所給予他們的訊息,並且回應我們試圖給予他們的影響。
大兒子告訴我們一件深烙在他心裡的童年往事。有一天拜訪過親戚之後,太太開車載孩子們回家。車上他們談論著表妹剛剛痛哭的事情——因為其他的孩子們聯合「攻擊」她。老大記得那時媽媽從前面駕駛座問他們:「你們對表妹很壞是不是?」他們點點頭。然後,他們永遠難忘那一幕:媽媽快速地緊急迴轉,直駛回表妹家。老大被賦予道歉的艱鉅任務,並承認他們並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會帶給表妹傷害。大兒子永遠記得這個教訓——那一年他六歲。
我們的榜樣與教導具有影響力。我們可以教導對與錯,不僅是因為它可以帶給孩子長遠的影響,更因為它本身就是一件正確的事。
我們可以給予孩子訊息。許多父母只給予孩子規矩,而沒有教導他們規矩背後的道理。美國近來一項針對十一歲到十八歲孩子的研究顯示,深厚的自我價值,對孩子的行為具有影響力。調查指出,當年輕人缺乏真理(家規的邏輯性)的客觀標準時,他們在考試當中作弊的比率高出三倍、偷竊者高出兩倍、使用毒品者高出三倍、憤世嫉俗的高出兩倍,而自殺傾向則高出六倍。
我們也可以幫助我們的年輕人將價值內化。我們不可能一天到晚在他們的身邊看著他們,確保他們行為舉止正當。如果孩子要發展良好的品格,內化的自制力是關鍵:頭腦的知識必須深植內心。溫柔地培養孩子的道德良心——幫助孩子體認好的決定所帶來好的結果——將會幫助孩子發展對自己生命負責的意識。
如果我們用說教、嚴峻的態度,孩子不會記得太多我們所告訴他們的事情,但如果我們幫助他們說誠實話;做錯事情時,在背後支持他們,引導他們走向正途,他們將會記得實踐美好道德所帶給他們的感受。
在溫暖、充滿愛,但堅定的氣氛下,他們比較可能接受我們所給予他們的訊息,並且回應我們試圖給予他們的影響。
大兒子告訴我們一件深烙在他心裡的童年往事。有一天拜訪過親戚之後,太太開車載孩子們回家。車上他們談論著表妹剛剛痛哭的事情——因為其他的孩子們聯合「攻擊」她。老大記得那時媽媽從前面駕駛座問他們:「你們對表妹很壞是不是?」他們點點頭。然後,他們永遠難忘那一幕:媽媽快速地緊急迴轉,直駛回表妹家。老大被賦予道歉的艱鉅任務,並承認他們並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會帶給表妹傷害。大兒子永遠記得這個教訓——那一年他六歲。
建立孩子的價值觀
我們給予孩子的訊息,是他們建立自己價值系統的基礎。透過他們行為的自然與邏輯性的後果,我們可以教導他們,何以做正確的事是有益處的。舉個例子——孩子需要知道,如果他們做正確的事,便不需要長期背負「欺騙」,或是「小偷」的惡名;而且,他們也會擁有良好的名聲。當然我們也要告訴他們,是人就應該做對的事情:「利他」主義是人類最好的生存法則。宇宙萬物皆有一套道德規範,何況,我們保持了道德的清純,晚上也會比較容易入眠。
《家庭美德指南》(The Family Virtues Guide, by Linda Kavelin Popov with Dan Popov and John Kavelin)與《教孩子正確的價值觀》(Teaching Your Children Values. by Linda and Richard Eyre)這兩本書列舉了魯益師有關世界各地的價值觀——大約涵蓋了世界上二十個主要文明,其中包括澳洲的原住民文化:
● 誠實與求真
● 仁慈
● 體諒、關懷他人
● 同情
● 順服
● 負責
● 尊敬
● 盡忠
這些價值放諸四海皆準,是人類良好行為的規範。
我們給予孩子的訊息,是他們建立自己價值系統的基礎。透過他們行為的自然與邏輯性的後果,我們可以教導他們,何以做正確的事是有益處的。舉個例子——孩子需要知道,如果他們做正確的事,便不需要長期背負「欺騙」,或是「小偷」的惡名;而且,他們也會擁有良好的名聲。當然我們也要告訴他們,是人就應該做對的事情:「利他」主義是人類最好的生存法則。宇宙萬物皆有一套道德規範,何況,我們保持了道德的清純,晚上也會比較容易入眠。
《家庭美德指南》(The Family Virtues Guide, by Linda Kavelin Popov with Dan Popov and John Kavelin)與《教孩子正確的價值觀》(Teaching Your Children Values. by Linda and Richard Eyre)這兩本書列舉了魯益師有關世界各地的價值觀——大約涵蓋了世界上二十個主要文明,其中包括澳洲的原住民文化:
● 誠實與求真
● 仁慈
● 體諒、關懷他人
● 同情
● 順服
● 負責
● 尊敬
● 盡忠
這些價值放諸四海皆準,是人類良好行為的規範。
幫助孩子為自己言行負責
幫助你的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與態度負起責任!
你的女兒是將來撫育下一代的「未來母親」。堅強的品格,加上女性與生俱來使人和睦的天性,即是她們對未來最非凡的貢獻。而父親的貢獻就是幫助她們發揮此一天賦。
千萬不要抱著「男孩就是男孩嘛」的態度,這會強化他們的自私與控制慾。如果你的兒子傷害了別人,務必要他們道歉,並教導他們,成熟的男子氣慨代表凡事都有原則。以身作則讓他們看看,如何活出道德與熱情的生活!
幫助孩子了解,我們活在人群當中,個人的慾求不能犧牲群體的利益(關係)——這個道理不管在家裡、在鄰居當中,或是在職場上都適用。
你可以運用底下的圖表來幫助孩子明白做對事情的結果——說話誠實、不偷竊、不作弊等等。我個人曾在高中、社團裡使用,但是我想八、九歲的孩子也沒有問題,應該都懂。
做一份圖表,讓孩子填寫他們所能想到行為的好、壞的結果。這時你會發現:
● 做好事的壞處是短期的,而做壞事的壞處是長期的。
● 做好事的好處是長期的,而做壞事的好處是短期的。
幫助你的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與態度負起責任!
你的女兒是將來撫育下一代的「未來母親」。堅強的品格,加上女性與生俱來使人和睦的天性,即是她們對未來最非凡的貢獻。而父親的貢獻就是幫助她們發揮此一天賦。
千萬不要抱著「男孩就是男孩嘛」的態度,這會強化他們的自私與控制慾。如果你的兒子傷害了別人,務必要他們道歉,並教導他們,成熟的男子氣慨代表凡事都有原則。以身作則讓他們看看,如何活出道德與熱情的生活!
幫助孩子了解,我們活在人群當中,個人的慾求不能犧牲群體的利益(關係)——這個道理不管在家裡、在鄰居當中,或是在職場上都適用。
你可以運用底下的圖表來幫助孩子明白做對事情的結果——說話誠實、不偷竊、不作弊等等。我個人曾在高中、社團裡使用,但是我想八、九歲的孩子也沒有問題,應該都懂。
做一份圖表,讓孩子填寫他們所能想到行為的好、壞的結果。這時你會發現:
● 做好事的壞處是短期的,而做壞事的壞處是長期的。
● 做好事的好處是長期的,而做壞事的好處是短期的。
好處 | 壞處 | |
對的事情 | (長期) | (短期) |
錯的事情 | (短期) | (長期) |
或許,當你把選擇誠實地過生活的道理告訴孩子之後,他們可能會有新的洞察。
當孩子犯錯或是破壞規矩的時候,不要當作是問題——而是看為一個有意義的學習機會。記住,你的孩子做了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處理事發之後的情況。
(本文摘錄自《做你孩子的生命教練》,台灣愛家文化事業基金會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