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y Doud 著 / 周明儀 翻譯改寫

幼年時在家中享受到無條件之愛,才能一生自信開朗。

我住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布蘭納德鎮附近。每年冬天,當地的居民及觀光客會把車開上已結凍的湖面。這些人甚至在厚厚的冰層上聚成「魚棚社區」。根據明州自然資源部統計,光是米拉湖(Mille Lacs Lake),就有超過六千四百個魚棚,比許多明州小鎮的住家數目還多。

有些冰湖上的魚棚是輕便可攜式的,只能容納一個釣客。我也看過一些魚棚,比我童年的老家還大,二、三層樓的也有。這些人對冰釣可真瘋狂。

家庭奠根基

我聽說有些人在冰湖上豎起路標,我倒還沒有親眼目睹,不過聽說其中有個冰上城市選出了甚麼事都不做,只熱衷釣魚的市長、市政委員及市警。

哪天我也想到冰湖上過過釣魚癮!我十五、十六歲的兩個兒子,塞斯和路可,一直吵著要我帶他們去冰釣。我告訴他們我實在是外行。首先,要到哪兒去搭魚棚?又怎麼曉得如何鑽冰洞?要用啥當魚餌?總而言之,上哪兒學這些?

我想大部份的冰釣迷,從小就學會上一代所傳給他們的技術。然後他們再代代相傳,可惜我的父母、祖父母都不是冰釣好手。

像這種冰釣嗜好,或是其它家庭傳統,都是一代傳一代的。除非是童年經驗,否則長大後很難成為嗜好,恐怕你連自己是否對冰釣有興趣都不清楚。

童年的重要性,在於奠定了我們的生命基礎。不幸的是,很多人的基礎破碎或惡化而不自覺,因為他們以為生命本是如此。

我曾問過自己:「除了能呼吸、思考、感覺、吃飯、說話、喜怒哀樂、行動自如,以及那只在我家附近遨翔的老鷹、坐在我家後院陽臺大啃麵包的松鼠、那棵每年秋天染紅秋色的楓樹,上帝還為我的生命預備了甚麼禮物?」

答案是:「家庭」。我明白,有些人沒有家;也有些人在破碎的家庭中長大。無論如何,大多數的人都是靠從小長大的家庭生活奠定一生的基礎。

女孩的眼淚

我是布蘭納德鎮高中的語文及藝術老師。從一九七五年任教至今,我認識了鎮上成千上百的學生。有一次,我在學校的「貴族茶會」上負責茶點,當天要選出一年一度的布蘭納德高中新「國王」和「皇后」。

「陶凱老師」,一個學生從我手上接過一塊蛋糕後,對我說:「可以和你談幾分鐘嗎?」我雖然很忙,但看到她乞求的眼神,就說:「當然可以!」她是個漂亮的女孩,談吐大方,笑容可掬。怎知,她甜美笑容裡深藏的是叫我驚訝萬分的傷痛!

「什麼事,茱蒂?」我問道。「你一定覺得這事很愚蠢,」她說:「我真的想當這屆的新皇后候選人。」她察看我的眼神,又說:「你是知道的,我姊姊幾年前當選皇后,此後我父母總拿我和她比較,我是永遠比不上她的。我的成績不如她、房間不如她乾淨、長得沒有她漂亮、人緣也沒有她好。」

她的眼淚掉了下來,哽咽著說:「我想,假如我是新皇后候選人,甚至當選了皇后,我的父母可能會以我為榮。」

她的臉因焦慮而扭曲。我緊緊握住她的手,說:「這不是什麼愚蠢的事,你想知道自己是否有價值,是否重要。」

她又說:「我如果當選新皇后,我父親也許引以為傲,也許,也許……」她的傷痛令她無法言語,輕泣轉為大哭,全身顫抖。我再度握緊她的手,過了一會兒,她說:「我想,假如我當選了皇后,爸爸也許會以我為榮,就不再酗酒。他是個酒鬼,曾接受過治療,但現在又開始喝酒了!」

尋找無條件的愛

很明顯地,她責怪自己害父親酗酒。潛意識裡,她相信自己引起了所有的家庭問題。如果她房間乾淨點,或是體重減輕點,甚至當選皇后,也許父親會停止酗酒,她便可因此肯定自我。

茱蒂相信自己的價值在於她所做的事有多好,但是她卻又無法好到能當選校園皇后。我不知道她以為自己得做些甚麼,才能接受她真切渴望的愛──無條件的愛?

當你想到這世上有很多像茱蒂這樣的女孩時,便會明白為甚麼青少年懷孕及自殺率持續上升,為甚麼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成為濫用藥物的受害者。他們都在尋找在自己家裡享受不到的愛──無條件的愛!

社會上沒有任何機構能取代家庭的位置。學校不能,儘管學校試著做;教會不能,儘管教會有的時候以為可行。父母們,家庭是成為教養保護以及根基建立的根源。來自家庭中無條件的愛,是任何其它地方都不可能供應的。

另一條出路

在茱蒂的例子裡,事實上是父親影響全家。但是茱蒂卻以為假如她能做得更好些,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可悲的是,除非茱蒂接受上帝無條件的愛,來滿足她的饑渴,發現自我真正的價值,否則,她可能一輩子都陷於希望能當選上皇后的痛苦裡。

我也不是從肯定自我價值的家庭出來的孩子。像茱蒂一樣,過去我以為自己的價值在於自己的表現。現在,我發現自己得重新學習童年錯失掉的功課。我必須學習接受上帝「無條件的愛」,而不只是在意別人「有條件的接納」。當然,我也要學習以這樣的愛來接納別人。

 

Warm Gifts by a Frozen Lake by Guy Doud. Used by permission of Focus on the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