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靜、冀琴偉 譯

每當全國性災難爆發時,譬如恐怖襲擊或自然災害,和很多人一樣,孩子們可能會不知所措或驚恐不安。他們最可能做的就是向大人們尋求答案和應對方式。

首先,家長和學校老師可以通過建立孩子們的安全感,來幫助孩子們應對災難帶來的恐懼。在可以獲得更多信息的情況下,大人們可以繼續幫助孩子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緒,甚至可以將這種經曆視作學習成長的過程。

所有大人應該做的事:
1、樹立鎮定冷靜、有條不紊的榜樣。因為孩子的情緒很容易受到身邊重要的大人的影響,所以請大人避免表現出焦慮或者驚恐的樣子。

2、讓孩子們確信他們是安全的(如果確實如此),確信他們生命中其它重要的人也是安全的。審時度勢地列舉幾個因素,告訴他們這些因素可確保他們自己及周圍人眼下是安全的。

3、提醒他們,值得信賴的人已經控制了局勢。向他們解釋,政府的緊急救援人員、警察、消防員、醫生和部隊官兵都在幫助受傷災民,並努力確保不會發生更多災難。

4、讓孩子們知道,傷心是正常的。向他們解釋,像這樣的災難發生時,任何情緒都是再正常不過的。讓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感覺,並幫助他們梳理情緒,即使他們很憤怒也請完全接受,這時孩子們更需要的可能是大人們的耐心幫助,所以請給他們機會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5、觀察孩子們的情緒。受年齡限制,孩子們可能無法說出自己的憂慮,另外,孩子們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各不相同,可以通過觀察他們的行為、食欲和睡姿是否有變化,來了解孩子悲痛、焦慮和不安的程度。還要注意:感受或表達痛苦的方式沒有對錯之分。

6、曾經有過悲痛經曆、受過傷害、情緒低落、有精神疾病或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更有可能有激烈反應。要尤為關注那些有自殺傾向的孩子。如果非常擔心他們的話,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7、告訴孩子們事實真相。不要假裝事情沒有發生或者沒那麽嚴重。孩子們都很聰明。如果他們覺得你因為害怕而不敢告訴他們真相,他們會更加擔心。

8、以事實為准。不要粉飾太平,也不要妄加揣測。不要喋喋不休地談論災難的規模或範圍,在小孩子面前尤其如此。

9、你的解釋要與孩子的發育水平相對應。給低年級小學生解釋,要簡潔扼要,同時要向他們保證日常生活不會發生變化。高年級小學生和低年級初中生則會問更多的問題,比如他們是不是真的很安全,以及學校裏發生了什麽等。他們可能需要別人幫他們區分現實和假想。高年級初中生和高中生會對學校和社會上的暴力事件和安全威脅的根源各執己見。他們會互相討論,並對如何讓學校更安全、如何避免社會悲劇的發生提出具體的建議。他們會更願意做點什麽,幫助受害者及相關人等。無論孩子多大,都要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覺。做一個好的傾聽者!

10、調節自己的壓力。不要忽視自己焦慮、悲痛、憤怒的情緒。和朋友、家人、教會領導人聊聊天,也可以去見心理醫生。讓孩子們知道你很難過、但你相信情況會好起來,這沒什麽。如果你能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感覺,你就能更好地給孩子以支撐。保證合理的睡眠、營養和鍛煉。

家長能做些什麽
1、在災難過後的一星期,全身心照顧你的孩子。告訴他們,你愛他們,一切都會好起來。試著幫他們解釋發生了什麽,始終要考慮他們所處的發育階段,說適合的話。

2、抽時間和你的孩子聊天。記住,即便你不和你的孩子聊這場災難,別人也會和他們聊。花點時間確定你想要說的內容。

3、多和孩子們在一起。你出現在他們身邊,就能帶來一種安慰,也讓你有機會觀察他們的反應。很多孩子都希望有肢體接觸,所以多抱抱他們,讓他們坐在你身邊,而且一定要多花點時間,在上床睡覺時抱抱他們,讓他們確信你愛他們,他們是安全的。

4、讓孩子們少看報道災難的電視畫面。在不得不看的情況下,和他們一起看上兩眼,就把電視關掉。不要不自控地坐在那裏,一遍又一遍地看同樣的報道。

5、使日常生活“正常”進行。盡可能如往常一樣與家人吃飯、做家庭作業、做家務、睡覺等,但並不是絲毫不差,孩子們或許很難將精力集中到學校布置的作業上,晚上也很難入睡。

6、睡覺前,多花些時間給孩子讀書或跟孩子玩不太鬧的遊戲。這些活動會讓人平靜下來,有利于培養親密感和安全感,並加強常態感。盡量多花些時間幫孩子蓋好被子。如果孩子提出要求的話,就讓他們開著燈睡覺。

7、確保孩子身體健康。壓力會使家長也會使孩子的健康受到損害。確保你的孩子能夠有充足的睡眠、足夠的鍛煉和充足的營養攝入。

8、考慮為逝去的人祈禱或者對他們的家人講一些充滿希望的話。帶孩子到你祭拜的地方,通過寫一首詩或畫一幅畫幫助孩子表達他們內心的感情,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在某種程度上幫助逝去的人和他們的家人,這樣做或許不是壞事。

9、找出你們學校現有的可以幫助孩子應對災難的資源。大多數學校很可能會開學複課,學校通常是孩子們恢複常態的好地方。孩子與朋友和老師呆在一起對他們是有幫助的。學校也應該做出計劃,為有需要的孩子和家長提供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