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家編輯部
我們都想做個幸福的人。
這一生,我們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尋求幸福的秘密。
看看周圍,朋友們都在忙忙碌碌地追求自己的幸福——買車、買房,買更好的車、買更大的房……有朋友買了三層的別墅,有更多朋友羨慕之余正在努力想買更大的別墅。雖然他們可能要節衣縮食地過日子,因爲貸款的壓力太重。雖然他們有可能爲了拿一個小物件就樓上樓下地跑來跑去。他們爲自己能過上令人羨慕的生活而不惜付出代價。但是,有位引領時尚的建築評論家最近說:「真正的豪宅其實是平層別墅。動辄要爬三四層的房子,哪談得上一點生活質量……」他最後說「中國的四合院,是最完美的住宅典範。」
我們曾經放棄的那些以爲過時的,摧枯拉朽般推倒了的生活,如今,竟成爲奢侈的夢想和不再消費的起的「時尚」。
時代在發展,人類每天都在以驚人的速度進步。在中國,人們的物質生活大步前進,原來我們以爲,買得起某些東西,過得起某種生活,我們就快樂了。但,事實上呢?我們更幸福了嗎?
也許,我們更脆弱了。
抑郁症讓張國榮自殺,讓崔永元失眠,讓越來越多的人陷入痛苦;癌症的死亡率逐年攀升,且越來越年輕化——壓力、環境、心情、生活方式都是元凶;過勞死、自閉、焦慮……在這個經濟飛速發展,卻沒有一個核心價值觀的時代中,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付出代價。
家庭的變化是所有變化中最大的。
離婚率每年都在上升,單親家庭和他們的孩子成爲社會問題……空巢的老人忍受著孤單和寂寞,年輕人在巨大的競爭壓力下無暇他顧,越來越多的人成爲工作狂、享樂狂、物欲狂;家庭,尤其是家庭中傳統的價值觀和溫情越來越不被重視。人們追求自由,視他人爲負擔。
而當看似自由的生活顯露出極大的可選擇性時,人們其實已經把選擇權交給了社會最誇耀最虛榮的價值標准。人們幾乎沒有時間停下來問問自己:我幸福嗎?
一些聰明的人已經開始意識到了巨大的危機。他們倡導回歸傳統家庭,重塑幸福生活。社會學家把這股暗湧的大潮稱爲「新傳統主義」。
幸福是我們面對自己心靈的需要,在尋求的過程中,雖然付出並承擔,但同時得到滿足。
我們這期的中心話題就是「幸福的秘密:回歸傳統家庭」。如愛家的創立人杜博士所說:父母子女住同一屋檐下,建造溫馨和樂的家,是永不過時的美好傳統。
感謝讀者朋友們一直以來對《愛家》雜志的支持。無論你是老讀者,還是我們的新讀者,都請接受我們的祝福:愛家,做幸福的人!
也請你們能參與到《愛家》的話題當中來。讀過這期文章,有什麽想法、建議,都可以給我們寫信。能和你們交流談心,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而且,別忘了,我們擁有大量專業的心理學家和婚姻指導專家,如果你們在生活上遇到困難和問題,也請記得我們,我們很願意幫助你們。
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爲有家的、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