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家庭月焦點:失黏家庭

2022家庭月焦點:失黏家庭

 

為什麼2022家庭月的焦點是「失黏家庭」?什麼是「失黏家庭」?

家,不是一個「當然存在,不必多說」的名詞,而是一個可以透過努力與改變,讓每一個人幸福、讓世代充滿祝福的港灣。
 
FOCUS看見現在家庭存在的問題,不是缺功能家庭。絕大部分的家庭看起來健康,其實家人關係疏離,甚至是充滿怒氣和怨懟。這樣家庭感受不到愛,對孩子而言更是傷害,而這個傷害將會帶到他未來的家庭中。這種家庭,我們給了一個名詞,叫「失黏家庭」 。
 
家人關係的黏度不夠,彼此疏離;關係太黏會讓人喘不過氣來,所以合宜的黏度能讓人感受到家庭的愛。 其實這是最大宗的家庭狀況,但他們通常不會求救,也通常不知道如何改變,這也形成我們目前普遍令人擔憂的家庭現況。調查顯示:

51%的家庭,家人每天對話不到一個小時。

83%的家長做不到真正傾聽孩子的想法

當親子衝突越多,青少年的憂鬱情緒也越嚴重。

缺少溝通時間、感受不到安全的愛都會讓家庭關係產生失黏。

轉化失黏家庭,先了解家庭幸福黏度

 

家人關係的黏度關係著家庭的幸福感,了解自己家庭黏不黏,我們邀請您一起來檢測 家庭幸福黏度

轉化失黏家庭,幸福三件事:傾聽接納問問題

 

看似簡單,其實需要不斷地練習。

傾聽是不插嘴、不阻止,讓對方說完自己的想法。

接納是面對和自己不一樣的想法,不先拒絕和說「可是」。

問問題是懷抱著好奇,真心想知道彼此想法的差異,了解對方這樣想的出發點。

 
應用篇:如何透過傾聽、接納、問問題讓媽媽知道她被聽見、被了解呢?
給媽媽的傾聽
給媽媽的接納
給媽媽的問問題

轉化失黏家庭有方法

給喜歡互動學習的人

組團報名參加「當個有智慧的父母(線上講座)」 瞭解更多課程訊息  報名課程去

給喜歡聽訊息的人

訂閱收聽 YouTube「莫非有情」(開啟小鈴鐺捷徑 👉 愛,家就幸福了

給喜歡閱讀的人

官網文章分類 👉 幸福三件事、今日報 👉 莫非有情專欄(每月1日、15日刊登新文章)

給想要談一談的人

🌱【失親兒福利基金會諮商中心

📞 預約專線:(02) 2747-7555 分機301、305

網路預約:towfcc@orphan.org.tw (提供姓名與電話)

服務對象:一般社會大眾、基金會服務之失親兒少與其主要照顧者

服務內容:電話諮詢、兒童個別諮商、青少年個別諮商、成人個別諮商、團體諮商與輔導

失親兒福利基金會以增進失親兒福祉、弘揚人性愛心,結合社會善心人士,關懷失親兒全人發展為宗旨。基金會前身是台北市孤兒福利協會,成立於1968年。2007年轉型為台北市失親兒福利基金會。目前已於全台設立14個服務處,服務超過14,000位個案。諮商中心除了基金會的個案,也提供專業服務給一般社會大眾,幫助個人與家庭面對困境、調適情緒、學習有效方法,並重拾成長與前進的力量。

🌱【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關懷輔導中心

📞 預約專線:(02) 2362-7278(利用上班時間電話預約:週一至週六 9:00~12:00、13:30~17:20)

📞 關懷熱線:(02) 2369-2696(週一至週五 9:00~21:00、週六 9:00~18:00)

輔導類別:個別協談(家庭婚姻、生涯、自我成長、性別議題等)、親職協談(家庭婚姻、自我成長等)、青少年輔導(行為困擾、自我成長、性別議題、暴力議題等)

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在全人關懷、全人健康的終極架構下,透過個別諮商、團體輔導以及關懷熱線等管道,實踐教牧輔導的理念與目標。積極開辦兒童全人輔導班、兒童全人輔導研習會、兒童輔導技巧訓練班、威信型遊戲輔導工作坊、威信型遊戲治療訓練團體、教牧輔導工作坊、焦點解決教牧諮商訓練團體,以及為關懷熱線志工提供各式訓練團體與工作坊;以多元化方式,落實關心社會文化變遷,竭力關懷社會文化現象。

🌱【芯芽諮商中心

預約方式:透過電話/Email/FB粉專/官方LINE

📞 電話:(02) 2939-6396 分機1901-1903(週一至週五 9:00~21:00)

Email:yacounseling@bethany.org.tw

FB粉專:https://reurl.cc/Q9m3p0

官方LINE:https://lin.ee/MlbfiMb(或搜尋@519vtvvq)

中心地址:台北市文山區保儀路129號9樓

輔導類別:心理諮商、教牧諮商、悲傷輔導、親職教育、團體課程

芯芽諮商中心為伯大尼兒少家園所附設的諮商中心。伯大尼兒少家園創立至今超過六十年,曾照顧上千位受虐、失依與無家的孩子,近年由於新大樓的落成,有充足的硬體空間,因此將心理諮商的服務拓展至社區兒少、成人及家庭,盼延續伯大尼擁有的資源和多年經驗至社區,一起共創全人與家庭健康。

取名為芯芽,緣由是機構長年所服務的孩子,我們常見到他們因過往的多重創傷,造成內在有許多破碎跟受損,因此,我們盼望每一位接觸芯芽的人,在專業的陪伴和協助之下,他們的心被醫治,逐漸恢復受造的生命並發揮其獨特之處。

🌱【臺北市政府市民心理諮詢站】(完整訊息請看「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4月11日電子公告

📞 預約專線:0963-385-820(每週一至五,9:00~12:00,13:00~17:00)

現場登記:每週二、週四中午12:10起受理現場預約

服務內容:心理諮詢、心理健康BMI檢測、北市心理衛生資源介紹等

服務時間:至2022年12月31日。每週二、週四中午12:20~13:30

服務地點:臺北市政府一樓東區秘書處市民服務組

*不限台北市市民* 諮詢免費,每人限使用2次(不得為同日)

參考資料:

王齡竟、陳毓文 (2010)。家庭衝突、社會支持與青少年憂鬱情緒。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1),65–97頁。

兒福聯盟 (2018)。你的煩惱不是我的煩惱?!。https://www.children.org.tw/news/news_detail/2047

桂冠 (2018)。2018親子溝通調查。https://www.laurel.com.tw/2021happytable/past/2018branding.html?review

童囿臻 (2018)。嘉義地區青少年親子互動、憂鬱情緒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人文學院生死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