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俊
青春期,這三個字對有些人來講意味著朝氣、夢想和激情;但對有些人也許意味著叛逆、墮落和煩惱。有些孩子在青春期建立了好的品格和友誼,逐漸發展成身心健康的卓越青年;但也有些孩子在青春期留下了很多的遺憾和痛苦。愛家的《青春無悔》工作坊目前在中國多地常有開展,每年也會接觸很多的青年,我們常常會聽到一些孩子對父母的抱怨。當我們開展父母講座時,也經常會有很多的父母對青春期孩子感到痛苦和無奈。
一位母親說,她的兒子以前比較乖巧,凡事聽從父母,自從愛上籃球和觀看NBA球賽後,就開始變得不可理喻。只要一提起與學習有關的事情,便把臉陰沉下來,或者把耳朵捂住,或者乾脆把門一關,直接不甩你。這位母親說有次當孩子看球賽而不顧課業時,她直接拿剪刀把孩子的籃球給扎破了,後來母子的關係也就徹底地破裂了!
為什麼青春期這麼引人苦惱?因為青春期並非只是一個生理名詞,也是一個社會名詞,是指在一個社會中介於童年與成年之間的年齡層。在這階段內的人既無法享有兒童的權利,也沒有大人的自由。
青春期孩子的身體和心理正在發育,情緒波動大,個性善變,也喜歡與同伴比較。這個階段很容易產生自卑感,同伴壓力也會造成親子關係緊張。他們會質疑父母的觀念,逐漸形成自我概念。他們對性也充滿好奇與恐懼。如果父母能在事前做適當的預備,就可以幫助他們避免許多恐懼、焦慮和挫折。實際上,整個童年時期都是在為青春期和成年期做準備,父母大約有十年的時間可以為孩子的價值觀和心態奠定基礎,這些都有助於幫助孩子面對成年的壓力和挫折。
如果一位青年在其兒童期沒有很好地度過,比如家庭不幸福,環境不舒暢,就會壓抑很多的憤怒,那麼當進入青春期的時候,由於體力和智力的發展,孩子積攢了大量的能量與父母對抗,可以說壓抑越多反抗越強烈。因此,當孩子積極參加幼兒園組織的活動,有勇氣站在眾人面前挺胸地說話、唱歌、跳舞,這時別忘了稱讚他很自信。當孩子上小學後,多把握機會跟孩子談談自卑感的涵義,可以給他講那些克服了極度自卑感的偉大人物的故事。
尊重和接納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因為在大人的世界裡缺乏地位而感到不滿,因此,做父母的要真心尊重孩子。從你的態度可以看出你是否接納他作為獨立的個體;跟他交談時,要把他當作比實際年齡還要大一兩歲。即使在處罰孩子時,你也必須尊重他,在言語上不要傷孩子的自尊心。經驗告訴我們,只要你不攻擊孩子的自尊,其實他們可以容忍各種規定和限制。但如果你讓他們覺得自己很幼稚和愚蠢,就要提防他們的敵意和怒氣了。其實兩代人的很多衝突是可以通過彼此尊重來避免的。
塑造和發展親子關係
在尊重和接納的基礎上,父母還可以發展一些交流技巧、培養親子關係;就拿那位用剪刀捅破孩子籃球的例子來講,我跟那位母親交流的時候,首先肯定母親愛孩子的心,但也提出其方式的不妥;青年都不喜歡被說教、被罵、更不喜歡硬碰硬;後來我提供她一個技巧:在孩子生日那天或者週末休息時,買個好一點的籃球送給兒子作為禮物,並且邀請他給母親一次了解籃球比賽的機會,可以的話買一包零食陪孩子一起看NBA,順便問問那些明星的名字;那位媽媽說這樣有用嗎?我說:“妳若愛孩子,不妨試試 !”。後來她真的去嘗試了,一開始孩子不適應,後來慢慢在感受到尊重以後,發現母親很愛他;他也慢慢與母親恢復了親子關係。
若時間和金錢允許,父母可以安排一次週末旅行,單獨帶孩子出遊,到一個清靜的地方,例如海邊、郊外、或者是休閒度假屋。因為那裡適宜進行一場青春期前獨特的親子約會。
愛家協會針對此需求也特別推出“女兒與爸爸的約會”,以及“父子營會”。在這一段親子獨處的時間,可以跟孩子說明青春期可能會面臨的事,包括在身體、情感和人際關係上將面臨的比較大的變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趁早為他們解除否定自我價值的危機,並了解青春期只不過是一種短暫的現象,而且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告訴孩子:“幾乎每一個青少年都會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你也可能會經歷這個階段。要記得這只是成長過程的一部份,跟你真正的自我價值沒有關係。”。
若你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這個階段,不妨鼓勵孩子來參加《青春無悔》工作坊,這將是對孩子一次很大的祝福。
《青春無悔》是愛家協會針對青少年健康成長而開展的全球項目;由百名世界級教育、心理及法律專家歷時5年共同研發,研發費用高達400多萬美金。目前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在60個國家產生卓越影響力,全球超過420萬青少年參加過課程工作坊。課程會幫助孩子明白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樹立自信、塑造好的品格,建造良好的友誼關係,內容也強調婚姻的意義,同時幫助青少年學會媒體辨識,善用媒體的工具,也認識到男女之間界限的重要,遠離高風險的行為,同時也遠離性病和愛滋病。
據統計,現今社會愛滋病和性病增長群體最快的也是15-24歲的青少年,所以父母如何陪伴孩子走過青春期非常重要,這也是父母能夠陪伴孩子成長最關鍵的時段,因為一旦他們長大,面對工作和婚姻,父母能陪伴的機會就更少了。並且在孩子青春期的塑造過程中,父母的角色不可或缺。
在愛家的“父子營會”中,父親要帶領孩子一起經歷各樣挑戰,全程塑造男孩子有男子漢的氣概;最後父親會送給孩子一個“騎士勛章”,以此鼓勵孩子為自己、為未來負起責任,成為一個有使命有擔當的人。
成全和支持
最後,在孩子進入社會以及將來步入婚姻前,要幫助孩子“榮耀地離家”。父母要跟孩子討論他未來將面對逐漸脫離父母的過程,不能結婚後還是個不懂事、不成熟的孩子。
在“與爸爸約會”活動中,父親會在一個浪漫的約會氛圍中,和女兒一起簽立父女約定,並且送給女兒一個“為愛等待”的戒指,父親也會告訴女兒青春期可能會遇到的挑戰和問題,也有可能會遇到男孩子的追求與愛戀等。這個時候父親會告訴女兒如何更好地發展自己、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同時有健康的關係界限和身體界限。
在那場約會中,父親會告訴女兒:「妳生命中有兩位男人特別重要,一位是妳的父親,另一位就是妳未來的丈夫。妳的父親能夠陪妳的就是接下來這十年的時間,而妳的丈夫會陪妳走一輩子。」。所以父親會邀請女兒給他一個機會,可以陪伴女兒一起走過青春期。
陪孩子走過青春期是為人父母的使命,所以不要氣餒,不要失望,不要過於傷心,用自己好的生命去影響他們,相信時候到了,孩子會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一份子,及一個新的家庭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