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官

疫情當頭,人人惶惶不可終日,再加百業蕭條,生活都怕顧不上了,此時孔老夫子「未知生,焉知死?」的論調似可奉為王道,這個時候來談論生死問題不正顯得不切實際、緩不濟急嗎?那麼,何時才是談論這議題的恰當時機呢?是重病彌留時?還是忙碌生活中,無暇做深刻思考時?

君不見目前新常態中多數人減少奔波,生活趨向簡單空閒,加上看到大環境實非人力所能掌控,對不可知的未來更添茫然,急需穩定人心,所以在時間點及心理條件上,此時確實是談論生死的大好時機,您說是嗎?

人死並非如燈滅
聖經希伯來書9:27說:「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因此,人死並非如燈滅,而是要面對上帝公正的審判,這個評斷也將決定我們另一段永恆旅程的內容,其重要性實不容忽視。就如在賽跑的場上各選手都應該熟知終點所在及比賽規則,否則在賽場上跑錯方向,或跑錯了跑道,花再大的努力也都徒勞無功了。人生也是這樣,知道了終點會有個重大的評判,在還有機會時,如何對準目標,做好各項改進得分的規劃並付諸實行,這就比生活中任何其他議題來得重要且優先了。由此看來,這段經文再實際不過,並且由死後審判來定位人生的各種抉擇,排列優先順序,更顯出了超然的智慧。而由死的觀點來看生的種種,這道理真可說是「未知死,焉知生!」了。

生命導師
之所以會思考到生死的問題,是因為身邊有一位生命導師的指引,就是二年前因癌症過世的二姊。那時她剛信主不久,就常流淚禱告。由於體力有限不能參加聚會聽道,我就以人生的結局及永生的盼望為題將有關的經文講解給她聽。講解完了,我便問她是否知道自己離世後將去哪裡,有沒有把握憑著領受救恩就可以被接到天上的國度裡。她覺得這道理聽起來很新奇,但深知這位天地的主宰也是天天垂聽她禱告、安慰她的神,便渴慕將來進入祂的國度裡,於是她點頭了。我們也談到她未了的遺憾﹐照著她的意願做各樣的安排,並聯絡各地的家人回來與她團聚。最後請了牧師在病床邊為她施行洗禮,她便安然離世。感謝主!祂不但藉著機會拯救靈魂,也讓我重新聚焦在這課題上,並且有了一番深思的機會。

趁著還有機會
回到自己的生活後,才驚覺能像二姊一樣,在大去之前有機會先作準備的,雖然辛苦,應該還算是僥倖的。若是自己遇上不可預知的意外,豈不是成了亂糟糟的收場?況且愈提早做準備,應該愈能做得周全。於是擬出以下的思考內容:

一、離世之後去哪裡?
感謝神!我因信了祂獨生子就有永生,並且要與主同在天上的國度裡。但也深知到時將在白色大寶座前照各人「所行的」受審判,那麼,在審判之前可以如何預備呢?
聖經的教導就是我「所行」的依據,包括「行什麼」、「不行什麼」以及「如何行」,所以研讀經文需要以預備受審判的心態而更加具有針對性及指標性。相信聖靈保惠師也會做我隨時的幫助,賜我屬靈的眼光及能力去達成。在永恆裡面應有足夠的時間來細細審理每一個人,但審判結果出來之後又如何呢?大家就無所事事了嗎?對於名字記在生命冊上的基督徒的未來,審判的結果到底有何意義呢?

審判之後
啟示錄3:21說:「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同坐…」。22:5也說:「…他們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可見這個審判的用意也在審核各人在地上的成績單,看如何適用做為管理天上國度的人才,與神一同掌權。如此,國度人才必需具備十足主工人的性格,才能夠合主使用。由此看來,世上的生活有如天上國度的訓練營及先修班,各種磨練、考驗都是必修的內容。就如目前的疫情雖然帶來生活上極大的難處,相信慈愛的神仍然掌權!祂必賜下足夠恩典及力量,並為我們開通道路。因祂並非故意為難我們,讓我們白白地受苦,祂乃是希望我們一關再過一關地,在各樣功課上常能更上一層樓。我們的心態只需著重在所經歷的考驗是否過關,操練是否得分,該修的學分是否完成,對神所託付的服事是否盡心盡力。從這角度來看萬事,自然就有了更深遠的、全新的一層意義了。

二、有何未了的遺憾?
現在生活的環境就是個天父世界,我要以感恩的心態來享受每一樣的美好,包括親情、友情、愛情以及信徒之間的彼此相愛。不吝於道歉、道謝、道愛。若有什麼事務現在不進行,到將來會後悔的,都值得努力去逐步追求。在過程中就可享受到滿足感,並且深覺不枉此生了!
到見主的那一天,希望主對我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馬太福音25:31)。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