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ily Downs 作 ■ 清心 譯

同理心,可以說是最高級的溝通技巧之一了。雖說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並非不可能,但是,卻真的是很困難的。有時候對我們來說,他人的處境實在是太陌生了,我們根本無法完全瞭解他們正在經歷什麼。
比如,我從來沒有經歷過“饑餓” 是什麼感覺。當然,我餓過,甚至還說過「我快餓死了」這樣的話,但是,我總能滿足這種生理需要,即便是跑到加油站買一個高價燕麥棒。饑餓是可怕的(我說的是真正的饑餓),我真的為世界上無數飽受饑餓之苦的人感到難過。但是我對他們真的有同理心嗎?不見得。
如果我真的有對饑餓者的同情心,我會把所有多餘的錢都奉獻給相關機構和救濟站,而不是花 5 美元去買杯咖啡。這讓我感到慚愧,那麼,為何我不能捐出買咖啡的錢呢?為何我沒有足夠的同情動力呢?
雖然我沒挨過餓,但我卻在生活中經歷過很多苦難。人生旅途中,時常有失去、痛苦和悲傷臨到。我多次向上帝哭訴,想知道為什麼我的生活進入幽谷。而答案常是當一個朋友和我分享她的掙扎時得以明瞭。
正是因著上帝所允許發生在我生命中的困難,我才能給朋友比同情更深一層的同理心這樣的禮物。這是難得而珍貴的禮物,就如海邊的磨砂玻璃一樣,有時候生活的沖刷會讓我們變得更美麗。畢竟,我們不會去海邊尋找閃閃發光的玻璃碎片;但是,我們卻想要收集那些被海浪「磨煉」後光滑的磨砂玻璃。
我小時候,經歷過一場可怕的車禍,在那場車禍中我的妹妹身亡回了天家,我也差點兒死了。失去妹妹的痛苦一直伴隨著我。所以我知道身心忍受痛苦的滋味。因為我的親身經歷,所以我能從中汲取同理之感。
某天,我和一位新朋友聊天,她說起幾年前姊姊去世的事情。因為她依然能深深感受到那份傷痛,所以開始哭了起來。當我告訴她我非常理解她的感受時,眼淚也奪眶而出,這是因為我也經歷過同樣的事情。我和她分享了我失去親人的感受,我告訴她不管我的妹妹Amy 過世多久了,我的生命中始終有一個洞。我經常會想到她現在該有多大年紀了,在一些重要的日子裡,比如,我的婚禮,我兒子出生,這份痛就會更沉重。儘管,我知道妹妹已經和神在一起了,但是留在世上的我們依然會痛苦。這位朋友聽完我的分享,流著淚點頭說:「從來沒有人能理解我的感受。」。同理心是理解的橋樑,因著通過我曾失去的,我方能分擔她生命中的失去。

愛你的鄰舍
韋氏詞典中對同理心的定義是:你理解和分享他人的經驗和情緒的感覺。如果沒有對照的話,其實是很難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但是,當上帝允許我們人生經歷某些事情時,我們不需要想像同理心,因為我們自然會感受到,這是我們可以給予受傷的人的禮物。
使徒保羅在羅馬書 12:15 說:「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作為基督徒,我們被教導要分擔鄰舍的情感經歷。我被這句話的動詞吸引,它用的不是為哀傷的人「感到」難過。而是直接說要和他們「一起哭」。和他們同感——帶著熱情——讓人流淚的情感。這是保羅試圖通過向羅馬教會的教導,而終向每一位基督徒傳達的強有力的教導。我們都被呼召要向受傷的人表達恩典和仁愛,即使我們只能猜想他們的感受,但是,真正的深度同理心是通過經驗獲得的。
這需要一位比我更勇敢的勇士來為同理心禱告,但是上帝允許我生命中的經驗來教導這份禮物。我們生活中的試煉有很多目的;這需要花長時間與神同行,學習祂的話語,才能明白藏在我們所經歷的苦難背後的功課。他們多是為了我們的成長;教導我們單單依靠神,吸引我們轉向神親近神,也是給我們可以同情憐憫他人的心。
那我是否需要為了更好理解他人的苦難而選擇去受苦呢?當然不是!但是,我們的人生是肯定會有苦惱麻煩的。耶穌在約翰福音 16:33 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我們已經被教導說不必為苦難麻煩而感到驚訝(它就是一直在的),但是,作為基督徒我們可以將痛苦變成祝福,使用我們的苦難來服事上帝。

更高的使命
如果世界上沒有同理心的話會變成什麼樣子呢?那會是充滿醜陋、黑暗和罪惡。此時許多歷史事件浮現眼前,特別是大屠殺。我確信,你和我一樣,對於人們為何如此殘忍而深感不安。納粹,以及其他和他們一樣的人,能把無辜之人(包括孩子們)處死,正是因為他們內心並無同情、仁愛和憐憫。
很多歷史學家認為,悲慘的納粹大屠殺發生原因之一,乃是當時整個德國民眾的狀態。他們在一戰中失敗,國家被毀。雖然當時出現了一些英雄,但是很多國民變得越來越苦毒怨恨,因此很容易被說服加入希特勒的政權。這是一個很顯著的例子,人們用苦難讓他們的心變得黑暗,而不是培養神所期待的同情憐憫之心。
主耶穌基督是同理心的終極典範。當他為我們擔當所有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時,就是設身處地把自己放在了我們的位置上。所以,當神允許我們經歷苦難的時候,我們要認為這是神所賜給我們的如主耶穌基督一樣受苦的特權,好用我們的經歷來祝福他人。
「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彼得前書2:21)。新約聖經中滿了關於苦難的描述。這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也是上帝使用我們的經歷來觸及這個受傷的世界的方式。
作為基督徒,我們有一個更高的使命。我們是重價買來的,且不再屬於我們自己,而是主的僕人。聖經中最大的誡命就是盡心、盡意、盡性愛主我們的神,並愛人如己。在這個充斥著自私、虛榮、欺壓和貪戀的世代,上帝給出了更好的路。我們是他的手和腳,還有什麼比同理心更好的方式來代表上帝去服事他人呢?
同理心一詞來源於古希臘單詞empatheia,意思是“熱情”。這代表著不僅僅是站在一邊,表示同情地搖搖頭。而是進入某人的悲傷和受傷、流淚中,來分享主耶穌基督的真理和盼望。同理打開了走進他人心靈的門,也給我們機會去鼓勵和堅固他人的信心,而更重要的是帶領迷失的靈魂走向永生。

原文「Empathy a Hard Won Gift」 by Emily Downs ©2020 Focus on the Family. All Rights Reserved. Used with permiss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focusonthefam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