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n Nations ■ 蔡麗莉 翻譯改寫
走在從密州老家到佛瑞得瑞克鎮上雜貨店,約4里的路上,7歲的瓊安內心真是既喜且憂。能自己花錢買東西,特別是二角五分的硬幣,真是想都不敢想,即使父親也掙不到幾個二角五分。礦坑裡繁重累人的工作很難維持家計,僅供糊口。他到處打零工,幫人油漆或貼壁紙,同時在附近小農場幫人修修補補,好存點零花錢。大蕭條帶來前所未有的打擊,加上那年十二月七日戰爭爆發,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精挑細選
在克林雜貨店短暫的停留,瓊安有如劉姥姥進入大觀園。她小心地在每一排架前搜尋心中的禮物,並希望收到這份禮物的小女孩能珍惜它。她小巧的手輕撫著一瓶香水,心想這一定很名貴,還是把它放下來。又看到一條項鏈,美得無與倫比,價值二分,但老師特別叮嚀一定要準備二角五分的禮物。最後,她看到一個精緻的薑黃色的玻璃盤,裡面裝著洗澡用的香粉,面上配著一隻有如班比的小鹿,直覺告訴她,這正是她想買的禮物。
期待已久的那一天終於來臨:瓊安捧著包裝鮮豔的禮物,一如往常,搭上黃色校車上學。
當時同一部校車載著從六歲到十八歲的學生,但是瓊安不覺得孤單,因為維吉尼亞和她的朋友都很照顧她。明年就從高中畢業的維吉尼亞,對待幾個妹妹彷彿她們是同年紀的女孩,從未嫌棄她們。維吉尼亞和她的朋友向瓊安道別後,瓊安隨著同學走進學校那間由4個不同年級共用的教室。她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一天會在她的生命當中成為永恆的回憶。
獨缺禮物
交換禮物的時候終於到了,瓊安迫不及待地想看收到自己精心挑選的禮物的那位女孩臉上的反應。被叫到名字的同學一個個前去領取禮物,那個女孩拿到她買的禮物時,眼睛一亮,臉上綻放欣喜的笑容。瓊安知道她挑得沒錯,她好高興沒有挑香水或項鏈。
禮物剩得愈來愈少,瓊安開始著急什麼時候才輪到自己。直到最後一個禮物被拿走,瓊安還是沒聽到自己的名字,正覺得奇怪,老師把她叫到一旁,說有一家孩子太多,買不起禮物。
不管是什麼原因使她成為班上唯一沒拿到禮物的學生,她提醒自己絕對不能哭。她自我安慰,畢竟聖誕節的意義不是收,乃是那真正的禮物──感受愛,傳播愛。這禮物是給每個人的,包括她。
但上了校車,見到人手一包禮物,自己卻兩手空空,還是不禁黯然。她多麼希望沒有人注意。才剛坐下,維吉尼亞的好朋友妮娜問道:“妳的同學喜不喜歡妳挑的禮物?”
瓊安很得意地回答喜歡,心裡卻嘀咕不要再問下去了,班上只有她沒拿到禮物,姐姐的朋友一定以為是她那裡不對。不料,妮娜的英俊男友唐安東尼望著她說:“瓊安讓我們看看妳的禮物!”。
珍藏於心
她的下唇微微顫抖,卻暗暗禱告不要被人瞧見,她回答:“我沒拿到禮物!” 盯著唐安東尼棕色的大眼睛(雖然她只有7歲,卻已經注意到他長得儀表非凡),他的眼神告訴她什麼是憐憫。他望著她令人心疼的小臉蛋,從口袋掏出她所見過最閃亮的二角五分,並對她說:“給妳,瓊安!妳可以用來買任何想要的東西。”。她猶豫著,望向維吉尼亞,不知是否該拿這突如其來的大禮。維吉尼亞微笑道:“沒關係,妳拿呀!”。妮娜,唐和維吉尼亞三人對笑,心有同感這將是一個快樂的聖誕節。
當然沒有人知道唐只剩下幾個聖誕節可以度過。不久,他接受徵召入伍,三年後回來的是覆蓋著國旗的棺木。
唐安東尼的一生給了兩個禮物。獻給國家的是最終的禮物,而送給一位叫瓊安的小女孩的禮物,事隔54年依然被牢牢記著。
唐安東尼於1925年6月25日生於密州平江市(Flat River, MO) 。他是諾曼第登陸的先鋒部隊,他的母親與1944年6月25日,也就是唐19歲生日的那一天,收到這不好的消息。
( From “More than a Hero” by Jan Nation. Used by permission of Focus on the Family. )